人人会老、家家有老,对于大家关心的养老问题,哈市再出新政策。日前,哈市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给出实招:放宽准入条件,放宽外资准入,到2020年,政府运营的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数降至全市养老床位总数的30%以下,全市培育养老服务龙头企业10家以上、知名品牌5-10个,养老服务和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大幅提升。
准入放宽:鼓励境外投资,可享优惠政策
鼓励境外投资者在哈市投资营利性养老机构,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后,享受与国内企业相同的产业优惠政策。支持境外投资者设立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依法办理相应登记后,享有与本市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同等的土地、税收、财政支持政策等待遇。
简化审验手续
按照“不溯及既往”的原则,凡在国家公安部、住建部颁布实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之前已经通过消防审核、验收或备案的养老机构,可据此为前置条件继续执行已经取得的养老机构许可,或者申办养老机构许可;凡在2015年5月1日(含当日)之后申请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的,必须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经过消防部门审核、验收及备案,并取得合格意见或备案凭证后,方可申请养老机构许可。1998年9月1日后新建、改建或者扩建的养老机构,建筑总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的,应当依法办理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手续;建筑总面积不大于1000平方米的,应当依法办理消防设计备案和竣工验收消防备案手续。1998年9月1日前投入使用的养老机构建筑,以及工程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下或者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的养老机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建设工程,不需要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或者备案手续,但必须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政策支持:适度扩大,养老服务业用地供给
允许营利性养老机构以有偿取得的土地、设施等财产进行抵押融资,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直接或间接参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吸引社会力量建设养老长期护理机构、老年公寓和休闲养老基地。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兴办、运营养老设施,力争到2020年,引进国内外知名养老服务品牌企业落户哈市达到3-5家。
将养老设施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农用地转用指标、新增用地指标分配要适当向养老用地倾斜,适度扩大用地供给。对养老服务业新供土地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依法可按划拨方式供应。对可以使用划拨用地的项目,在用地者自愿的前提下,鼓励以出让、租赁方式供应土地,支持区、县(市)政府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者入股的方式提供土地,与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建设。对应有偿使用的,依法可以招拍挂或协议方式供应,土地出让价款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按合同约定分期缴纳。
居家养老:新建小区,设嵌入式养老机构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居家养老服务实体,引进一批成熟的居家养老服务品牌企业或服务模式,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形成产业规模。建立居家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制定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评估基本规范,为城乡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推进养老机构开展延伸服务,将机构内的助餐、助浴、康复护理等各种专业化服务延伸到周边社区有需求的老年人,发挥专业资源的最大效用。各级政府要支持社区建立社区老年人照护服务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保健等生活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利用旧城区闲置物业或在新建住宅区内建设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推进机构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融合。
自主选择:推广“敬老一卡通”,自选购买服务
推广使用“敬老一卡通”,为享受政府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或自己购买服务的老年人提供自主选择购买养老服务项目。取消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和中医诊所的设置审批,实行备案制。推动基层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日间照料机构建立合作机制,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专业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服务。
发挥湿地、森林、温泉、边境等特色资源和“冰城夏都”的生态环境优势,依托太阳岛、中央大街、亚布力、北国水城等景观设施,规划建设一批集休闲度假、医疗服务、养老服务于一体的旅游健康服务产业聚集区。
培育市场:设老年用品专区专柜,大型养老机构连锁化
以哈尔滨新区为载体,重点导入、集中布局金融保险、住养服务、医疗健康、科技研发、加工制造、会展营销、物流配送、信息咨询、文化旅游等大型、连锁养老服务产业项目和企业总部,开发一系列集慢性病防治、观光度假、绿色食品配餐为一体的养老产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特色的健康服务产业聚集地和总部基地。培育老年人专用产品垂直电商平台和线下交易展示体验中心,并向商场、超市、批发市场辐射,形成老年用品专区专柜。
重点打造老年健康产业、老年信息产业、老年住宅产业、老年金融产业、老年家政服务业、老年消费食品产业、老年文化产业、老年旅游养生产业等八个领域的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哈药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开发生产中高端老年用品,安康社会福利院等大型养老机构牵头开展系列化连锁服务,提升养老产品和服务品质,打造知名品牌。力争到2020年,全市培育养老服务龙头企业10家以上、知名品牌5-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