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近年来,碧江区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文明风尚深入人心,积极推广社会化助老服务工作,满足老年人群对健康保健、精神安慰等多样性的养老需求,让老年人群老有所享。
养老方式多元多样
为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碧江区采取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养老服务业全面、健康、快速发展。
每天按时到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体检、聊天、锻炼,成为碧江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许多老人的习惯。这里配备医务室、心里疏导室、康复理疗室和带娱乐性的医疗保健室、布置温馨的休息室,以及书画室、网络学习室、健身室、棋牌室、舞蹈室等等,让社区老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碧江区不断完善扶持政策,社会组织承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养老机构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今年,按照区财政匹配每所3万元的建设资金标准,碧江区3所农村互助幸福院已完成选址工作,预计11月可全面投入使用。
截至目前,全区13个乡镇(街道)建成各级老年协会88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个、新建农村养老服务中心2个,建成农村幸福院6个,提级改造农村幸福院2个,大大提升了老年群众居家养老服务功能。
养老服务贴心暖心
为让老年人享受到更多实惠,今年5月以来,市民政局与聚鑫网络科技公司签订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和项目运营合作框架协议,碧江作为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应用试点,率先设立了“12349”老年人服务信息平台,开展城市社区智慧养老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借助信息化手段,提供更加全面的养老服务。
该平台以社区为中心,整合各种有关养老服务资源为支撑,依托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以平台热线、服务门户网站及“一键通”智能救助终端,远程健康医疗设备为纽带,为老年人群提供“紧急救援、日常照顾、家政服务、休闲娱乐、法律咨询、精神慰藉”等服务项目。
同时,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空巢、留守老人摸底调查工作,对空巢老人数量、身体、经济、生活、赡养等状况进行摸底调查,对下一步研究制定关爱空巢老人措施奠定了基础。仅2017年,办理优待证2016个,全年共发放高龄补贴280多万元。
敬老活动多姿多彩
今年10月是全国第9个“敬老月”,10月17日是全国第6个“老年节”。为进一步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碧江区了开展多姿多彩的“敬老月”活动。
近日,碧江区广场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欢声笑语不断,场内观众掌声不绝。“原来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维权,哪些权益可以维护,要找什么单位,通过学习让我们长进不少……”正在广场社区听法律知识、防金融诈骗专题讲座的李德全和同伴们高兴地说。
为了迎接第6个老年节,不断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碧江区老龄办在年初就计划安排了这次专题宣讲活动。在城区具备条件的街道老年协会,组织了更多的知识宣讲活动。
为了做好老年人服务工作,碧江区相关部门积极开展法律咨询、政策宣传宣讲、理发、测量血压和中医问诊等为老年人服务;举办老年人文艺演出活动,扎实开展文化进社区、进养老院等活动,让老年人老有所乐。
文化养老渐成主流
或整齐划一地跳着广场舞,或宛转悠扬地高声合唱,或气定神闲练习书法,步入新时代,“文化养老”正成为老年人新的追求。
近年来,碧江区以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扶持培养基层老年协会发展壮大,让更多的老年人走出家门参与到文体健身和社会公益活动中,使他们的精神生活不断丰富。
碧江区积极培养发展老年教育,推进老年大学、老年教育进养老机构、进社区,使广大老年人老有所学,学有所教。
碧江区广泛培育和发展老年群众组织,充分发挥老年协会、老年健身队等群众组织的作用,通过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培育老年文化、体育骨干队伍,利用市、区公共文化健身场所、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组织开展经常性的社区老年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文化、体育部门每年都举办老年书画、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推动老年文体事业发展。
此外,碧江区还不断拓宽“文化养老”空间。通过弘扬传统文化、传授健康文化、展示才艺文化等“文化养老”体系建设,营造符合老年人特点的人文环境,注重文娱建设的大众普及化,激发老年人参与文娱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老年人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各取所需,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