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邑县统筹城乡养老服务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县社会福利中心、乡镇敬老院、农村幸福院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建成了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体系。
已经75岁高龄的徐文敬,在这里已经生活了3个多月了,对于他来说,这里已经不是什么养老院,而是他的一个家。
徐文敬介绍说:“这的条件特别优越,环境优美,卫生条件也很好,房间也挺高档,设备也挺齐全。生活方面安排的也挺好,多样化、营养搭配也挺合理,挺齐全,跟家里一样。”
徐文敬老人口中的家,就是临邑县于2012年建成的县级社会福利中心。
工作人员介绍说:“我们建立的社会福利中心采用的是‘公建民营’的模式,政府投入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投资购置配套室内用品和康复护理设备,以及专业化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双赢的效果。”
为在公办养老机构的公益性和企业生存发展之间找到平衡,该中心实行“一院两制”运营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优先接收政府供养人员,根据个人意愿实现了失能特困人员全部集中供养。
这一运营模式既解决了政府供养人员的安置问题,保持了福利中心的公益性;又保证了社会力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发展的前景,让社会力量能够安心为老人提供高质量、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有效避免了公益性工程商业化。
针对老年群体患慢性病、易复发病甚至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日益增多的情况,临邑县民政局与中医院、山东阳光佳苑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合作,通过“民办公助”方式,成立了非营利性、医养结合型的“临邑阳光佳苑医院”,建成集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养老服务于一体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
医养结合新模式的建立与有效运行,打通老人就医、诊疗、保健、医疗保险一体化的绿色通道;医养结合新模式大大提高了阳光佳苑的基本养老与医疗服务的能力,托管机构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受到了老年人及家属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
与此同时,临邑县还全面实施乡镇敬老院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整合撤并小、远、散乡镇敬老院,规划建设五处区域性养老中心,打造标准化、示范性的农村区域性“公建民营”养老服务机构,在保障特困人员集中托底供养的同时,开展社会代养、托养和日间照料服务。
临邑县乡两级都实行这种“公建民营”的模式,既减轻了政府运营管理负担,又破解了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缺乏经营管理经验和专业护理人员难题。这种“政府管理、团队运营、职权明晰、优势互补”的养老服务新模式,也利于进一步培育健康养老产业集群。
不仅如此,临邑县还创新建立了“政府支持、社区主办、群众参与、互助服务”的养老模式,现已建成18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69处农村幸福院,建成2处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社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急、助浴、助行、助医”等居家养老服务。
今年以来,临邑县以建设健康服务业创新发展试验区为契机,以机构融合型为依托,以社区嵌入型为支撑,以居家服务型为基础,全力打造了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