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饶市着力搭建好政府与老年人的连心平台
作者:   来源: 上饶市老龄办  2018-12-04

  截止2018年7月底,上饶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达11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5%。其中,城市老年人口45.2万人,农村老年人口 67.8万人。近3年,该市始终把强化基层老年协会建设作为推进全市老龄工作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基层老年协会“四个一”建设,积极探索出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的新路子。日前,该市专门召开了全市推进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会议,通过总结和推广,让城乡老年协会真正成为党和政府与老年人之间的连心平台,使党的阳光雨露更多更好地播洒到老年人心坎里。
  一是摆好一盘棋,构建大老龄工作格局。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确保全市老龄工作有人抓、老年人事情有人管、老年人困难有人帮。市委、市政府每年将老龄工作列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建工作的评估内容,将老龄工作纳入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的议事日程,近3年,该市先后16次研究涉老工作。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荣高还多次专门听取老龄工作汇报,亲自协调帮助解决上饶老龄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重大问题。同时,该市成立副市长为主任的市老龄委,明确31个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市老龄委经常研究部署、积极推进老龄工作系列政策和举措,形成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进一步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实施办法》、《上饶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开展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为老龄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市、县分别按上年度老年人数每人每年0.5元、1元的标准,安排老龄工作经费。每年落实6100余万元,为全市8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政府每年投入265万元为城乡特困老年人、重点优抚对象老年人及70周岁以上老年人购买一份意外伤害保险。老年人优待扩大到65周岁以上老年人,仅免费乘坐公交车一项市财政每年补贴公交公司300多万元。市、县两级每年安排60%以上的福彩公益金用于养老服务业发展。
  二是建好一块地,增强老年协会活力。该市老龄办每年印发老龄工作要点中明确把加强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老年人协会组织网络、巩固和扩大老年人活动阵地等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进行部署、明确考核分值。县(市、区)每年制定年度推进计划和出台相关文件时,也都会将老年协会建设作为目标任务进行量化,在基层老年协会覆盖率、规范化率等提出明确指标数和推进步骤,规定时间节点,严格时限要求。市老龄办还组织相关单位定期开展调研督查,加强指导,确保老年协会有机构管事、有经费办事、有场所理事、有规章遵循。据统计,该市有427个城镇社区,已建老年协会465个,覆盖率98.7%;有2180个行政村,已建老年协会2387个,覆盖率99.2%。近3年,该市加大对基层尤其是农村老年活动室建设的资金投入,市、县两级财政先后安排3600万元资金,用于扶持基层老年活动室建设。全市各级财政资金和福彩公益金共投入1亿多元,加大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基层老年协会的阵地。该市老龄办连续5年为全市农村老年协会捐赠电视机、健身器材、护理物品、音响设备和图书资料,有力地促进了农村老年协会发展。该市整合市、县两级组织、宣传、文化、体育、卫计等部门在城乡基层的投入,不断完善基层老年协会硬件设施,通过资源共享,增强基层老年协会活力。该市借助村级组织换届契机,同步推进老年协会班子换届工作,按照《江西省基层老年人协会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将一批从村两委班子退下来、热心公益事业、有威信、有能力的老村干部遴选入老年协会班子,市、县统一做好新任会长、协会骨干的能力培训,提高其为老服务、做好老年群众工作水平。3年来,该市共组织培训58场次,培训基层老协人员650人次。该市鄱阳县注重做好换届期间老龄协会信息化工作,将2017年底老年协会基本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并录入“数字老龄”系统。该市信州区茅家岭街道同心村老年协会和信州区铁路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因工作突出分别被全国老龄委授予第二届“全国敬老文明号”荣誉称号。
  三是育好一批人,提升老年协会能力。该市着力推进示范性老年协会建设,要求每个县(市、区)应重点培育大批示范性老年协会,侧重选取一些示范性老年协会予以扶持,着力打造各类基层老年组织建设的活动品牌。通过培育和宣传典型,用典型引路,引导老年协会不断提高服务和建设水平。近3年,该市在打造秀美乡村工作中,将老年群众组织融合秀美乡村建设中心工作,统筹考虑同步实施,集中资源持续推进,将基层老年协会、照料中心、老年文化站点等纳入秀美乡村创建标准,取得了显著成效。如该市铅山县投入1亿元建设秀美乡村,建成了68个老年活动中心,42个农村照料中心,打造了130个规范化基层老年协会,在全市创造了“铅山样板”;该市玉山县不断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机制,出资3800多万元在211个村建起了居家养老中心,依托村老年协会为散居五保、空巢、贫困和留守老人开办老年食堂,让70岁以上老人每天可在这里吃一顿免费午餐,且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和养老服务,如今该县每天都有3200多名老人在这类食堂就餐,今年8月7日晚央视《新闻联播》还以“乡村小食堂,留守老人的幸福味道”为题进行了宣传报道。同时,该市老龄办每年从市本级工作经费中安排26万元以奖代补地给予荣获市“敬老文明号”和“四星级老年协会”进行奖励。该市的德兴、信州、弋阳、上饶、广丰等地,通过创新,以奖代补地投入共计4100多万元用于老年协会规范化能力建设。
  四是搭好一个台,发挥老年协会作用。老年群体是一笔可贵的社会财富,他们既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又有对社会继续作贡献的愿望。该市积极主动为老人参与社会发展、发挥余热搭台铺路,依托基层老年协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切实提升老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如向村(居)两委献计献策,协助做些力所能及工作,参与开展社区义务治安巡逻、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关心青少年成长、化解家庭矛盾、参与民事调解、移风易俗、开展结对助老活动等。又如将老年扶贫对象列为基层老年协会重点工作内容,通过老年专业人才的智力支持作用和老年志愿者的帮扶老年扶贫对象脱贫;再如该市城乡老年协会将高龄、残疾老人、空巢老人和其他有特殊困难的老人纳入日常照护对象,采取走访看望、发现问题及时向村(居)反映、积极向社会募捐或动员老年协会会员捐款捐物、结对帮扶等方式开展关爱服务活动。如该市婺源县老年体协主席戴永春因推动为老服务工作突出而荣获“全省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称号。同时,该市多数基层老年协会都成立了专门老年维权调解小组,对虐待、歧视、遗弃老人行为的,及时上门进行调解;还组建文艺队、腰鼓队、舞蹈队、武术队等老年文体活动队伍,开展各种健康有益、形式多样的老年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活动中,基层老年协会既充当宣传员又充当组织员。该市弋阳县老协举办的“千人健步行、大型旗袍秀”老年人健身活动庆祝2017年老年节,该县有1113名老人参加了健步行、639名老人参加了旗袍秀活动。据统计,全市基层老年协会已成立各类老年文体队伍共1350支,组建兴趣活动小组380个。另外,该市信州区老年协会组织上饶义工和志愿者在信州区带湖路圆盘开设一家公益餐厅。这家名为“初心素食馆”,又名“共产主义食堂”的餐厅,是全公益全免费的餐厅。该餐厅每天中午营业,设立老人专座,免费为老年人及环卫工等提供四菜一汤,全部为素食。目前,每天确保有1000元的食物供应,店里的厨师、服务员全是本土老年志愿服务者,江西卫视等多家媒体专题对该市这一善举进行了宣传报道。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