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老龄化社会已至,南通将如何应对?
作者:   来源: 今日头条  2018-12-18

  南通有“长寿之都”之称,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达222.8万人,全市人口老龄化总体呈现寿龄高、空巢多的特点。面对进入快速发展期的人口老龄化挑战,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已成为社会难题。家庭养老问题诸多,公立养老院床位不足,私人养老院费用昂贵。住不起、住不进、住哪里,正成为老年人的养老心病……
  
  居家养老,精神需求很重要
 
  市区的虹桥新村是上世纪80年代的老小区,这里居住的大部分是老年人。每逢节假日,82岁的方林就盼望着孩子们能回家团聚。
  “丈夫去世十多年了,平时都是自己一个人住,白天还能和社区的朋友打打牌说说话,一到晚上我就把房间的灯都打开,好像家人们都在家一样。”方林说,“平时吃饭都是在小区的自助餐厅,只有周末才会一家人聚在一起,每个礼拜就盼着这两天。”
  同在这个小区生活了20多年的张华则有着更深的感受。“我的孩子在外地工作,根本回不来。”老人心酸地说。为了照顾老人,儿女们多次提出要把老人接过去住,但老人却迟迟不肯动身。“儿女都成了家,有大房子,但住在那儿总是浑身不自在,终归不如自己在家舒坦。还不如到居家养老中心,和老友们聊天下棋自在。”
  随着我市人口老龄化加剧,“空巢”老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在城市生活的老人,大多吃喝不愁,生活无忧,孤独却常伴左右。
  “我不需要孩子来养活,更不需要钱,他们只要经常来看看我就行了。”张华说。
  记者调研中发现,还有一些老人很容易被传销组织、虚假广告欺骗,被营销人员的花言巧语打动,其根子还是在于孤独感无处释放。  
  虹桥社区俞主任说,很多老人能忍受生活的清贫,但不能忍受对子女长久的思念。“照顾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亚于解决物质需求。”为了丰富老人的文化娱乐生活,社区经常会组织一些活动,如去唐闸公园赏菊、参观张謇故居等。每个月还会举办一些法律宣讲、健康讲座等,增强老人防诈骗的意识。另外,社区志愿者也常常到附近的老人家中,为他们提供各种帮助和服务。
 
  机构养老,很吃香
 
  在崇川区百合花老年公寓,记者见到了80多岁的张奶奶,她正坐在轮椅上晒太阳。因为小脑萎缩,生活不能自理,今年3月,她被家人送到了这里。
  “我爱人以前是通中的数学教师,把她送来养老院,我心里挣扎了很久……”张奶奶的爱人告诉记者。前几年,张奶奶生病住院,出院后,身体一直不好,这几年,病情逐渐加重直至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家人不得已给她请了一个保姆,每个月四千多元,还得包吃包住,经济负担越来越重,但保姆的护理却又做得不专业,导致她曾从床上摔下,还长了褥疮。家人万般无奈中,才选择了养老院。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就是这样,怕有人说送进养老院是子女不孝。现在想明白了,的确是住养老院好。”老人在养老院里,得到了24小时的专业照料,费用还省去不少。“每两小时翻一次身,护理很专业,没有磕着碰着了,不会有褥疮,比在家里好多了。”张奶奶的爱人每天都会来公寓陪伴她,虽然张奶奶不能用言语表达,但从她的精神面貌就能看出,她在这里被照顾得很好。
  崇川区百合花老年公寓是一家价格亲民的民办养老院,“好多高龄失能老人在家根本护理不了,来养老院是最好的选择。”公寓刘院长介绍,百合花老年公寓已经经营8年,58张床位都已住满。收费标准是按等级护理来收取,最低为1900元,最高的是3000元,部分护理项目医保中心还能补贴一部分费用。每天护工们都会给不能自理的老人喂饭、擦身,24小时都有护工值班。
  “人手太紧张,我们一般都是一个护工照顾七八个老人。”刘院长无奈地说,这也是养老院面临的普遍问题。
  位于工农路上的阳光公寓是南通市区目前规模最大的公办养老机构。“在这里吃得好,住得好,有人照顾,儿女有空过来看看我,我觉得挺方便的。”一位老人笑着告诉记者,“之前我们跑了很多养老机构,私人的价格贵,日常照料的养老中心像我们这种情况的也不收,最后权衡下来还是来这里,这边靠孩子家近,环境好,护理员很负责,很体贴。我有需求,按下呼叫系统就能来;又配备医生、护士,24小时提供服务,价格也很合理。”
  据阳光公寓相关负责人介绍,阳光公寓是南通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公寓内设餐厅、阅览室、视听室、桌球室、电脑房、多功能厅等多种服务设施。同时围绕老年人需求由专业人员提供医疗、康复、日间照料、配餐送餐、心理慰藉、文化休闲等配套服务。
  “这里的收费标准都是经过市物价局核准过的,床位费根据面积、楼层、朝向不同,每月800元至2040元不等。有大中小居家型套间,配备独立的厨房、卫生间、会客室和阳台。护理人员均持证上岗,护理费用则是根据老人身体情况不同经过评估来确定的。目前,我们的3号楼正在改建成护理院,让一些失能失智的老人得到更好的照护。”在阳光公寓的大厅里,记者看到墙上挂满了锦旗。“我们这里特别重视人文关怀,大家相处得就像一家人。”这位负责人说。
 
  优化服务,满足老人多重养老需求
 
  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机构养老,都面临一些难解的困局,如老龄化速度加快与“未富先老”;农村养老人数众多与养老基础落后;养老机构“一床难求”与空置率高企并存;护理人员匮乏与从业意愿低下等。然而,破解矛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各部门、全社会共同努力。
  近两年来,我市瞄准老人居家养老的多重需求,制定“5+X”养老服务清单制度,根据老年人需求,制定包括送餐助餐、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应急服务、精神慰藉等项目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定制化、个性化服务,实现养老服务供给与老年人需求的精准对接。
  针对居家失能老人目前普遍存在的缺乏专业服务以及支付能力较弱等难题,我市积极开展了基本照护保险居家上门服务;为解决农村独居、空巢、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我市推出农村“一助一”服务举措,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选择有责任心且热心助老的邻居、村(居)干部一一结对,解决这些老人的基本养老需求;根据城市空巢老人的特点,我市出台城市独居老人探访服务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由楼道长或社区干部等开展定期巡视探访。
  此外,为促进我市养老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市政府出台文件,促进养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通过不同的运营模式激活市场的活力,提升养老服务和产品有效供给能力,满足老年人不同程度的养老需求。
  专家介绍,政府鼓励社会力量加入养老市场。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租赁等方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到2020年,全市社会福利院(中心)原则上全部由社会力量承接运营,农村敬老院公建民营比例达到50%以上,政府运营的养老床位数占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不超过30%。这将进一步激发公办养老机构的活力,拓宽社会力量参与的空间。
  不仅养老机构,我市还鼓励围绕老年人衣、食、住、行、医等,支持相关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开发为老年人服务的产品用品,探索开发老年用品租赁市场,鼓励老年产品用品生产销售企业发展租赁业务,加强产品流通推广。鼓励商场、超市设立老年用品专柜,为老年人购买产品提供便利。相关老年产品用品企业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按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