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市民政局:建设社区养老服务场所20处
作者:   来源: 大众网  2018-12-18

  2018年,青岛市民政局加快统筹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支持和促进国防建设等各项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将25种罕见病种或慢性病种且不可替代的药品、器材、特殊食品等的医疗支出费用,纳入医疗刚性支出兜底救助范围,累计发放救助金10184元;建设社区养老服务场所20处,新建助老食堂60家;建立养老综合服务互动平台,11月份启动二期项目;提高孤儿生活保障标准,将全市机构供养孤儿最低养育标准由每人每月1400元提高到1500元,社会散居孤儿最低养育标准由每人每月1100元提高到1200元,市民政局始终从高点定位,严密组织实施,以高标准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切实关注岛城居民的民生民政问题。
 
  完善医疗救助制度,累计发放救助金10184元
 
  2018年3月19日,青岛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民政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困难居民医疗刚性支出救助工作意见的通知》,将25种罕见病种或慢性病种且不可替代的药品、器材、特殊食品等相对固定且个人负担过大的医疗支出费用,纳入医疗刚性支出兜底救助范围。当前,经办机构已按照要求,全面组织实施困难居民医疗刚性支出救助的受理、审核、发放救助金等工作。截至目前,经办机构共受理6起救助申请,其中已结案3起,累计救助金额10184元。
 
  建设社区养老服务场所20处,新建助老食堂60家
 
  2018年,青岛市新建20处示范性社区助老食堂,每个区(市)各建2处。20处示范性社区助老食堂已于10月底全部建成投入运营,从开业至今,每处食堂日均服务老年人60人左右。在建设示范性社区助老食堂项目的引领下,今年全市共新建助老食堂60家,让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营养实惠的餐饮服务。此外,市民政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社区助老食堂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各区(市)社区助老食堂建设任务、建设管理、服务标准以及奖补政策等。
 
  建立养老综合服务互动平台,二期项目已于11月上线
 
  据悉,2017年4月正式上线运行的青岛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一期项目,已有27.3万老年人和1623家养老服务机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社区养老场所入网。今年,青岛智慧养老平台启动平台功能扩充,重点进行了平台电视端的开发工作。平台电视端建成后,用户可通过老人专用机顶盒(互联网电视盒)、遥控器,实现与平台PC、手机端完全一致的养老资讯、服务预约、生活信息、医疗保健等各项服务。让老人利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电视、遥控器进行简单操作,实现“轻松一点,服务到家”。同时,还可利用平台整合输出适用老年人的科学健康的文化节目。电视端的智慧养老平台二期项目已于11月11日0时正式上线运行,老年人通过电视遥控器就可实现预约服务、上老年大学等多项养老需求。
 
  市机构供养孤儿最低养育标准1500元/月
 
  自2018年1月1日起,根据《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困境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全市机构供养孤儿最低养育标准由每人每月1400元提高到1500元,社会散居孤儿最低养育标准由每人每月1100元提高到1200元。市民政局还明确规定,各区(市)每月须定时汇报孤儿养育金发放情况,包括发放人数、发放金额、发放渠道等。截至目前,2018年1月至10月的孤儿养育金已全部发放到位,有力的保障了城乡孤儿生存生活质量,维护了城乡孤儿的合法权益。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