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南平市针对养老市场、养老资金、养老人才和养老设施等制约养老事业发展难题,创新举措,攻坚突破,打出一套“组合拳”,出实招补齐南平养老事业短板,着力破解全市人口快速老龄化问题。
注重资本运作,释放养老市场活力。全面清理、取消申办养老机构的不合理前置审批事项,优化简化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手续,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时间压缩在10个工作日以内。大力推进“公建民营”,鼓励10县(市、区)将已建成的社会福利中心、乡镇敬老院,引进社会养老服务团队,由民间资本运营,目前全市已有4个社会福利中心、32家敬老院实现“公建民营”。加大政策扶持,全力保障养老项目土地供应,落实养老各项税费优惠政策。
注重多元统筹,强化养老资金保障。市、县二级增加养老资金投入,将福利彩票公益金用于养老事业发展的资金从以前的60%提高到80%,市本级今年达到90%,确保养老事业发展所需的基本经费。加大补贴力度,引导市场供给,将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服务失能老年人的护理型床位运营补贴标准从每床每年2000元提高到2400元;并首次将营利性养老机构纳入补助范围,对营利性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达到30%以上的,以实际入住的失能老年人床位数按每床每年2400元标准给予床位运营补贴。实行“以奖代补”,对完成年内改造提升且入住率达到50%的乡镇敬老院,按每所不低于10万元进行奖补;对全市评定为四星级以上的农村幸福院,按每个3000元进行资金奖励;对养老创新示范项目给予资金奖励。
注重服务提升,壮大养老人才队伍。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南平市老年服务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到养老机构入职奖补方案(试行)》,对高素质人才实施入职奖补,凡符合条件的大中专毕业学生到养老机构入职,按本科3万元、大专2万元、中专(含职高)1万元的标准予以“入职奖补”。借助本地院校资源,开设老年护理、康复技术等4个养老和护理相关专业课程,目前已有在校学生1400多人。开展养老护理人员培训,提升人才素质,市财政每年安排10万元专项经费,培训100名以上养老从业人员,目前市本级已培训养老人才超过500人次。
注重基础夯实,完善养老服务设施。提升配建标准。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明确城市新建住宅区按建筑面积无偿提供2‰的社区管理活动用房和2‰的社区养老服务用房,农村社区按照建筑面积无偿提供3‰的综合服务用房。提升设施硬件。结合为民办实事项目,持续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基础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启动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项目28个、农村幸福院建设项目203个,并鼓励各地充分利用发挥老年活动中心功能,开展为老服务活动。提升场所管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养老服务设施星级评定,以星级养老服务设施标准,从场所的选址、建设规模、配套设备、管理制度、活动开展、服务满意度等多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提升养老服务设施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