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上海的养老博览会和老年福祉产品设计大赛都会涌现不少优秀涉老产品,但后续推广和应用并不乐观:企业得不到应用反馈、不知市场在哪里,用户则缺乏渠道货比三家。昨天,集展示、体验、销售、租赁、科普于一体的老年福祉产品应用推广基地正式启用,目前该项目已为首批十家基地挂牌。请听报道:
杨浦区社会福利院一号楼一楼的一间130平米的房间是首家全面落成的基地,近百种康复辅具有机组合分布在5个功能区内。81岁的徐阿婆是这儿的日托老人,腿脚不太灵便,平时出门都要拄拐,看着数款不同品牌的轮椅车、助行车有点动心,上海脉动医疗器械的市场部主管王洋简单询问了些情况,推荐徐阿婆试试他们的产品。
(您可以自己慢慢推一下感受一下)往前走(对,可以当作拐杖用,如果您走累了,下面有两个东西掰下来)刹车了(这样您就可以坐在上面休息)两用的(对,您反过来坐感受一下)蛮享受的,很舒服的“这种产品之前在市面上有看到过吗”没有“老博会也没机会去是吧”没有去过。那个阿姨走路不方便,我喊她来看好吧,我去叫]
王洋说,这次他们公司还带来了智能手套、助老床垫、沐浴椅,有的曾亮相老博会,有的是设计大赛获奖作品。
[因为老博会真正接触到的客户还是那些养老机构院长包括经销商,而老人作为实际的使用者并没有实际的接触。让老人亲身经历,看看这些产品对他们是不是有好处,我们也会派支持人员过来,给老人更好介绍,帮老人进行操作]
目前像这样的基地上海已经挂牌了十家,分布在长宁、徐汇、黄浦、静安、浦东等区的5家养老机构和5个街道为老服务中心内,将根据陆续进行配套展示。承办方中福长者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裁胡雅岚说,展示的产品将以一年为期限更换,相当于把一个永不落幕的迷你老博会搬到了老人家门口。
[我通过这个平台拿到的东西一定是在市场上认同的,有政府的公信力,不管是质量、售后、价格都应该是亲民的。这个我认为是最有价值的,政府引领社会参与的为老服务会是有生命力的,这个模式在国内第一次推出]
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处处长孙晓红告诉记者,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明年本市将实现中心城区全覆盖。
[可能是10+10或者x+y。通过试用以后出具一些报告,如果这个产品真对老年人的康复、对机构的管理有比较好的促进作用的话,我们接下来也会想办法,通过财政、通过一些途径能够进入政府采购的清单,包括明年可能就能进入辅具租赁的目录,让更多机构使用这些我们经过探索的比较好的康复辅具]
主办方市社会福利行业协会会长徐启华说,杨浦区社会福利院和金福第三养老院还将依托基地平台,利用信息化、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数字化养老院试点工作,这将是上海这座高度老龄化的特大型城市养老业态的新尝试。
[让政府再拿出很多土地建很多养老机构,中心城区已经没有这么大潜力了,怎么办?把机构的专业化服务送到家,再结合康复辅具进到家,老年人在家里能享受到专业化的照护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