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府实事让市民感受城市温度,涉养老项目广受市民欢迎
作者:   来源: 解放日报  2019-01-14

  涉养老项目广受市民欢迎
 
  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市民驿站二楼,是一间日间照料中心。79岁的喻昌珠老人,因为身体不好,去年6月和老伴一起来到了日间照料中心。
  在这个能容纳50多个老人的日间照料中心,平时有三四十个老人常来。从8时30分至16时30分,老人们可以在康复室、活动室以及休息室里度过愉快的一天。费用每人每天不过30元,包含午餐、点心等。嘉兴路街道引进第三方社会组织为日托老人提供膳食、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等日间托养服务。
  喻昌珠老人有一双巧手,平日衣服都是自己做。在日间照料中心,她教其他老人一起学习编织手机套、茶杯垫。“在这里生活特别丰富多彩,除了手工活动,每天还要做健身操、手指操。每周营养搭配也很好,吃得很不错。”
  “十三五”期间,上海需建成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400家以上。去年,上海继续通过市政府实事项目,新建80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健康预防、精神慰藉等服务。
  与养老相关的项目还有:新增7000张养老床位,改建1000张失智老人照护床位,改造40家郊区农村薄弱养老机构,为符合条件的长期护理保险参保老年人提供300万人次的居家照护服务等。这些涉养老项目受到广大市民尤其是老年人的欢迎。
 
  旧住房综合改造工程加速
 
  家住天津路的马阿婆最近搬进了“新家”。“以前一塌糊涂。”马阿婆说,“天一下雨,楼顶雨水就漏进来,我一路要摆脸盆接水。现在里里外外都修彻底了。”
  马阿婆所住小区是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成片石库门房屋。2017年年底,黄浦区房管局对这里启动了以卫生设施改造、综合改水工程、老旧房综合修缮为主的旧住房综合改造“三大工程”,小区640多户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针对上海仍有大量老旧住房建造年代较早、房屋设施陈旧老化、厨房及卫生条件较差等问题,2018年,上海加速旧住房综合改造工程,全年完成1000万平方米,完成计划333.3%。
  在2018年市政府实事项目完成清单上,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完成3106万平方米,完成计划124.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完成18万余户,完成计划187.9%。中心城区道路积水改善工程完成排管7166米,完成计划118.1%。
  “垃圾围城”是上海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家住新江湾城尚浦名邸的居民发现,小区停车库里多了一个黄色的玻璃小屋,墙上有一个“可回收物投递口”,门外是一个自动投递机。居民通过自主投递或预约上门的方式投放可回收垃圾,相应的积分就会自动计入个人账户里。这是杨浦在区域内建立的首个实现垃圾分类网和再生资源回收网“两网融合”的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点。到今年年底前,这样的服务点将达到109个,遍布杨浦各居民区。
  2018年通过市政府实事项目,在全市建成2000个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点,实现两网融合网点功能服务覆盖本市30%的住宅小区。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