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市政协委员提案,聚焦老龄化问题,为提升养老品质支招
作者:   来源: 东莞时间网  2019-01-17

  预计到2020年,我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占户籍总人口比例将超过17%。伴随老龄化同步出现的高龄化、家庭小型化、纯老家庭增多等现象,养老服务需求总量显著增加,养老任务艰巨。
  在今年的东莞两会上,老龄化问题再度成为热点。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2位市政协委员的预交提案聚焦老龄化问题。东莞养老事业发展挑战升级,市政协委员们纷纷支招,在助推居家养老精细化服务、增加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进一步优化非莞籍老人敬老优待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居家养老,让老年人享受更精细化的服务
 
  据了解,目前我市户籍60周岁以上人口已超30万人,约占全市户籍人口15%。其中,高龄、失独、失能、失智的老年人不在少数。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这些老人们的“用餐难”成为一个问题,但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及救助体系在这方面仍存在短板。我市南城篁村“4050”家庭妇女组建养老队为老人配餐的做法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范本。市政协委员张天保在其预交提案《关于加大推进专业化运营,助推居家养老精细化服务的建议》中,也提到这一模式。
  参考广州地区已经颇具规模的“长者饭堂”,张天保指出,我市应该进一步探索老年餐饮专业服务模式,逐步构建“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社区配送”以及养老服务机构就近供餐,满足老年人送餐配餐需求。
  此外,对于全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张天保认为应加大推进专业化运营,助推居家养老精细化服务。张天保建议,可以统一发布“东莞养老”品牌标识,逐步实现以统一品牌形象、统一服务标准、提供专业服务。“强化专项扶持,提升专业运营实效,加强行业监管,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按照‘政府统筹监管为基础、社会化专项服务为核心、产业化转型升级为目标’的总体思路,打造‘互联网+养老’信息化综合平台”。
 
  关键词:日间照料,让养老服务设施发挥更大作用
 
  我市养老工作起步早,在养老机构培育、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老年人优待方面均走在前列。但市政协委员黎建文经过调研发现,我市养老服务设施,特别是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存在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对此,他建议以老年人日间照料为突破点,加快解决存在的问题,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他提出,应建立统筹协调和督查机制,督导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开办及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完善,以机制保障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切实推进。
  黎建文还建议,充分利用现有的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改造升级,增加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尽快在有条件的市区和住宅小区开办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在2019年内开展专业化的试点服务;结合日间照料,在条件相对成熟的社区率先开展配餐服务试点,采取“政府给一些,企业让一些、社会组织支持一些”的方式解决老年人的配餐问题,户籍人口按照我市的相关政策予以补贴;尽快搭建数字平台,全面掌握我市老年人各方面的基本情况,为我市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准确的信息。
 
  委员声音
 
  李梦伟: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期间,进一步提升非莞籍老年福利,是东莞提升核心城市人才黏度的重要举措。具体可从放宽老年优待卡限制,建立常住人口的同等福利机制,将非莞籍老年人纳入我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等方面着手,提升我市养老服务品质。
  何玉成:推动我市养老服务发展的任务还十分繁重和紧迫,需进一步整合社区的养老服务资源,加强社区养老服务队伍的建设,拓展社区养老的服务内容和形式,完善多元化资金投入和运营机制。
  王赐豪:子女作为赡养老人的主体,在老龄化趋势加剧的情况下,同样面临着众多难题。主要表现为巨大的心理压力、有限的精力和能力、有限的经济能力以及个人与养老服务单位的矛盾。为此,建议加强孝道文化思想教育,组织建立养老护理人才培训,尽快推出介护保险制度,尽快完善养老服务制度建设。
  王志强:东莞相比深圳和广州,养老成本相对较低。现时老年人口快速增长,养老产业将会是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要从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宣传确立社会化养老理念、进一步提高经济保障水平、完善行业扶持政策、实行中介机构运作等多方面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满足养老服务需求。
 
‘‘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