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真正让入住老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事关我国2亿多老年人的民生大计。1月17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解读近期出台的《南京市提升养老院服务质量若干意见(试行)》。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该《意见》具有引领性、务实性、创新性三大亮点,具体包括扩大养老床位有效供给、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全面推进医养融合、提升养老院服务人员综合素质、推动养老院配套设施升级改造、鼓励养老院“开门办院”、满足困难老人入住养老院需求、完善养老院价格管理体系、加强养老院服务质量长效监管、加大养老院服务考核奖惩十项举措。
每千名老人有45张床位建立全市统一“时间银行” 现场相关发言人表示,截至2018年底,南京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9张。到2020年,全市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将达到45张。落实养老服务用地土地供应计划。公共配建的养老设施竣工验收后,应及时办理不动产权证,同步将不动产权移交给政府指定部门。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鼓励市场力量利用闲置资源和存量房产改造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现场相关发言人表示,这也是解决养老供给不足的有效措施。
目前南京市“时间银行”主要分为区级层面、街道层面及社会组织层面,预计到2020年,将建立全市统一、权威的养老志愿服务“时间银行”。此外,将推动家庭养老床位建设,鼓励养老院为长期照料失能老人的家庭亲属提供“喘息服务”。
经费补贴+老年大学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并重 该《意见》中提出,将养老院一次性建设补贴标准分类提高到每张床位0.5万—1.5万元;将养老院综合运营补贴基准标准分类提高到每人每月200—300元。按养老院内设医疗机构类型,给予养老院5万—20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大力支持养老院加装电梯,对符合条件并安装电梯的养老院,给予80%的一次性经费补贴。按工作年限发放养老院从业人员岗位津贴,基础标准为100—800元/月。将符合条件的优秀养老服务人员纳入“积分落户”对象。
同时,对老年大学在养老院设立教学点,给予一定奖补。现场相关发言人表示,将老年大学教育拓展到养老院,这一举措能够丰富和提升养老院养老职能,扩大老年大学的覆盖面,让更多老年人真正从精神层面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