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扶持“拳头”怎么打更给力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2019-01-24

  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加深,近年来我省省市县各级均出台了一些养老产业扶持政策,从机构建设运营到人才队伍培养,涉及方面不少。政策频频出招,养老产业期待的是给力的效果,不过,记者采访我省一家养老机构时,其负责人张东明(化名)却道出其中一些政策难达效的尴尬。
  张东明告诉记者,他们养老院位于城乡接合部,刚开张时,周边村镇许多村民都来参观咨询,尤其是家有失能失智老人的,但一听每月三四千元往上的费用都不敢再问了。
  “失能失智老人是对机构养老需求最迫切的人群,尤其是来自农村家庭、中低收入家庭的,应该是政策帮扶的重点人群。”张东明说,现在对老人的扶助政策更强调广覆盖,而对于中低收入家庭的老人,需要更集中的靶向性。
  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他观察发现,农村老人极少有养老保险,丧失劳动能力的高龄老人的经济来源除去子女,就只有高龄补贴。他所在的市自2018年以来,80-90岁的老人高龄补贴为每人每月100元。“全市十几万目标老人,一年就是一个多亿,看总量不少,可人均下来,中低收入家庭的失能失智老人还是住不起。”
  “补给谁,补多少,要看政策的拳头怎么打最给力。”他说,自己这些年走遍上海、浙江等养老产业发达地区,发现这些地区普遍重视财政投入的绩效,以及对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的兜底,补贴的“靶点”精准明确。比如,浙江有专门的养老服务补贴,目标人群定位在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和中低收入家庭的失能失智老人,受益面小但受益力度大、效果好,入住机构一年的老人能获得补贴款上万元,显著缓解了入住养老院的经济压力,值得参考借鉴。
  “还有的补贴政策设计理念先进,切入点也精准,就是欠缺可操作性,就连实施方案都难以提出明确要求,更难实现设计初衷了。”张东明说。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