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27日下午召开的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获悉,2019年,我市民政工作将着力推进养老产业发展、提高精准扶贫水平、夯实民政基层基础、提升民生服务保障质量效益等方面工作,推动全市民政事业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在养老产业方面,完善养老产业格局,加快完善“四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以“两大支柱、六个链条、多元业态”为方向,加强产业规划布局,持续推进项目建设。广泛普及医养结合模式,积极推进我市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建设,打造“医养联合体”,积极创建“南病北治、北药南用”示范项目,探索构建现代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康复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推进康复辅助器具进社区、进机构,助力我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推动候鸟养老,抓好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开展养老院安全专项治理行动,深入推进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
在社会救助与兜底脱贫方面,完善综合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以打好脱贫攻坚战为主线,努力实现“全面、精准”双兜底、双保障。加大特困供养和临时救助制度落实力度,确保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供养人员集中供养率不低于40%。全面落实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储备金制度,临时救助水平不低于省定标准。加大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力度,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切实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重残、重病人员按政策纳入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加强信息化建设,发挥“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作用,提高信息比对的精准度和可信度,为县级民政部门开展社会救助审批提供更加精确的数据。精准实施“龙江小儿脑瘫康复爱心资助”项目。
在基层政权和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方面,实施鹤城社区治理“56356工程”,促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设美丽、宜居、平安、法治、文明、智慧的鹤城“六型社区”。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90%达到每百户30平方米标准,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覆盖率达到70%;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40%,每个社区平均拥有不少于1个社区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