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6岁的李大爷退休后,报名上了老年大学,十几年的时间里,他学习了葫芦丝、书法、计算机等课程,现在老人家可以说是多才多艺。李大爷告诉记者:“这个氛围感染了我,我要继续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近来年,银川的老年大学出现了一座难求的局面。
55岁张莉君3年前刚退休的时候,整天窝在家里看看电视、做做饭,不愿意出门,觉得退休后自己没价值了。在银川老年大学京剧班学习3年后,张莉君整个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采访中,张莉君向记者展示了她上舞台表演的照片,照片中的她神采奕奕。她说:“我觉得我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非常美!”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接受继续教育需求也在增长。目前,全市共有9所老年大学。目前,包括银川老年大学、兴庆区老年大学、燕鸽湖社区老年大学等9所老年大学接收学员共有11000余人。
记者从银川老年大学服务处了解到,按照规定,银川老年大学的报名门槛,女性是50岁,男性是55岁。2012年,银川老年大学取消学费后,大量的老年人涌入该校,形成一座难求的局面。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名额紧张,但在一些老年大学翘课现象也不少。兴庆区老年大学办公室工作人员刘欣艳说,从2018年9月开始学员的流动性就特别大,截至目前,已有200多名学生出现翘课的现象。在刘欣艳看来,翘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很多老年人存在跟风学习的心理。
此外,银川市的老年大学除了招生容量有限和学员流动性大外,还有一个更尴尬的现实,那就是师资力量和管理人员的稀缺。燕鸽湖社区老年大学是由企业开办的老年大学。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校目前有1080名学员、19位老师,每门课每位学生收取的费用是30元,一名外聘的老师每节课的课时费是100元,由于费用低,路途远,每学期都有两三位老师流失。
“希望相关部门能出台一整套针对老年人学习的正规教材,来满足更多老年人的需求。比如利用互联网,让身体不好的老同志在家里上学。”银川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陈巧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