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温馨的洗浴环境、贴心实用的助浴凳、安静整洁的休息区域……在位于西工区五环社区的一家老年人助浴中心,专业人员提供浴前检查、浴中帮助和浴后观察等一系列服务,彻底解决了老人在家洗澡难和家属无从下手的问题,受到不少老人的欢迎。
上周,涧西区长安路三社区的杨光荣老人拨打“12349”养老服务热线预订一袋大米,老人午休起床之后,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就把东西送到了家里。“我不会上网,一个电话就能送货上门,省事儿又放心。”杨光荣说。
在洛龙区英才社区,不少老人都是“网络一族”。通过登录智慧养老服务手机APP客户端商城系统,老人们不仅可以购买到低于市场价格的日用品,还可以购买保洁、水电维修、家庭装修、法律维权、旅游娱乐等服务。通过设立在社区服务网点的专职养老服务员,他们随时能享受到生活用品配送、代缴代收代办电话费和上门家政服务。
根据《方案》要求,我市将完善“12349”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继续实施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管模式,引入社会力量为社区老人提供便捷专业的养老服务,政府给予开办和运营补贴。鼓励社会资本开办规模化、品牌化的养老服务机构,实施营利性养老机构与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享受同等优惠补贴政策,增加养老服务有效供给。
提升服务能力,实现老有优养 2016年,洛阳晚报咱爸咱妈老年大学成立。经过近3年的发展,如今全市3个校区已开设课程60门,涵盖音乐、舞蹈、书画、养生、健身、文学等各领域,成为我市科目最全的老年大学,现有学员1500人,从老有所养到老有优养,让老人有所得有所乐。
每年冬天,75岁的刘开来老人就要和老伴儿一起到海南养老,如今已是第3年,为他们提供服务的是涧西区一家养老机构长期合作的旅游服务公司。“天气暖和的时候,我们还参加过他们举行的采摘游,感觉挺好。”刘开来说。
涧西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涧西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带动孵化养老服务社会组织24家,对接购买养老服务事项20余项,培育服务人员1200余名。该区聘请专业评估机构,对政府购买事项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对服务质量差、老人投诉多的企业终止服务合同,调动企业改进服务质量的积极性。
《方案》明确指出,今后,我市将在推进实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机制,增加有效服务供给,激发养老服务需求;探索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养老服务消费预期,激发养老消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