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云和县财政四模式推进城乡养老工作迈上新台阶
作者:   来源: 财政部  2019-05-10

 

  一是建立“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机构运营+卫生院的运营模式。针对留守老年人相对集中、入住入托需求较大的区域,利用现有的资产,通过改建、扩建、新建等方式,打造具有住宿、用餐、休闲娱乐、康复理疗、健康体检为一体的医养结合的综合居家养老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在乡(镇、街道)所在地的照料中心创办公社食堂,通过老年人自己支付部分费用,财政补贴食堂部分费用的方式,为有需求的留守老年人提供一日两餐的用餐服务,破解老年人用餐难题。

  二是建立“居家安养+爱心驿站+隔壁邻居互帮互助模式。按照政府引导、协会组织、邻里互助、量力而行的原则,在有关部门和村(社区)“两委的关心支持下,以老年人协会、社会养老机构的低龄健康留守老年人为主体,以爱心人士民间资助为依托,创办爱心驿站,将需要帮助的留守、孤寡、高龄、失能半失能、不愿意去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列入帮扶对象。对积极创办爱心驿站,切实为老人提供关心、关爱服务的个人及农家乐业主,根据运营情况,通过综合评估,给予一定资金扶持及奖励。

  三是建立“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通过社会化运营的方式,组建专业服务团队,整合各类服务供应商和社会公共资源,将智能化服务范围扩大至机构、照料中心和家庭,充分发挥流动健康服务指导中心、老年家政服务指导中心、老年人就餐配送指导中心和老年人紧急援助中心四大中心的功能,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特别是对低保、失能、失智、高龄、独居、失独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根据其需求提供各类上门服务;低偿推出各类居家服务套餐,鼓励有一定经济能力的老年人购买服务,形成智慧养老服务新模式。

  四是建立创新“原居安养”模式。深入推进城乡社区适老化改造,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将部分基础条件好、老年人集聚的小区打造为“智慧养老社区”,老年人不出社区就能通过各类服务缴费终端购置生活服务用品,或通过终端进行如手机话费、燃气费、水电费等日常缴费服务,并重点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助、生理监测、远程健康咨询、居家安全管理、居家生活等服务。建立以智慧养老、居家上门服务、适老化居住环境改造及为老服务资源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原居安养”养老模式,满足多数老年人渴望在原有环境中安度晚年的心愿与需求。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