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龙岗推动“夕阳红”都市养老落地生根
作者:   来源: 南方新闻网  2019-04-19

  1/2平湖街道白坭坑社区夕阳红都市养老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长者食堂就餐服务。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按照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养老服务工作的部署,《意见》提出了六个方面共28条具体政策措施,打通养老服务堵点、消除痛点,确保到2022年在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显著提高老年人及其子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意见》的出台,对于民政部门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地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特别是做好新时代养老服务工作提供了有效抓手和具体指引。

  近年来,深圳在探索养老新模式上做了很多尝试。深圳市龙岗区就是典型范例。作为产业大区和人口大区,一方面,龙岗区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目前区内60周岁以上老人已达24万人,其中户籍老人将近3万人;另一方面,养老问题也是龙岗历史遗留的短板问题,养老设施建设欠账多、缺口大。

  龙岗区民政局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主动作为,勇于创新,积极推动社区民生微实事夕阳红都市养老模式在龙岗落地生根,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46个社区夕阳红都市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已投入运营,65个正在推进,年内将实现111个社区全覆盖。

  311日,深圳市民政局局长廖远飞在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对此给予高度肯定:龙岗区社区夕阳红都市养老新模式顺应了社区民生需求,抓住了关键、做实了服务,值得其他区借鉴学习。

 

  路径设计有新意推动民生微实事延伸到社区养老

 

  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老有所养、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治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而社区养老服务正是广大居民群众高度关切的热点问题。

  龙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龙岗新形势下养老事业发展。去年6月,龙岗区委书记张勇批示,对龙岗区民政局将民生微实事大盆菜延伸到社区夕阳红和工业园区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今年1月,龙岗区区长戴斌在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同样强调,要加快社区夕阳红都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年内实现111个社区全覆盖。

  “我们坚持找准民政工作三聚三基主责主业定位,全面履行三最一专职责使命,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推进龙岗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的举措。龙岗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温石祥表示,他们在高质量落实全年工作总体思路,即创新三个亮点、夯实三个基础、推进三项工程、强化三项管理基础上,将龙岗区夕阳红都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当作重中之重的任务,全力以赴抓好创新落实。

  在工作实践中,龙岗区形成了三点思想共识:一是社区夕阳红都市养老服务关系民生、连着民心;二是全区夕阳红都市养老模式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三是补齐民生短板、保障困难老人生活是党员干部共同的使命担当。共同的思想认识成了推动工作的强劲动力

  “年内将实现全区111个社区全覆盖,这个力度在全市来说是最大的,充分体现了区委、区政府担当作为、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有专家表示,从更深层次讲,龙岗把社区夕阳红都市养老服务作为重要民生实事来抓,推行四个一点的办法,从组织体系、政策措施、监督管理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把夕阳红项目各项工作做精做细做实,必将为全省乃至全国养老事业发展贡献经验。
 

  组织体系有力度设立三级中心明确分工形成合力

 

   “推行社区夕阳红都市养老新模式,组织体系建设是关键。龙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此,龙岗区民政局从健全机制入手,确立了夕阳红都市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即成立区夕阳红都市养老指导中心、街道夕阳红都市养老管理中心、社区夕阳红都市养老服务中心,并明确了三级中心各自的职责定位,以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其中,夕阳红都市养老指导中心由区民政局主要领导担任负责人,负责做好管理制度顶层设计;街道夕阳红都市养老管理中心由街道办分管领导担任负责人,负责落实综合监管措施,确保规范化标准化运作;社区夕阳红都市养老服务中心由社区工作站站长担任负责人,负责实施各项具体运营管理制度,为老人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提供方便、快捷、亲切、暖心的高效优质服务。

  据了解,在具体分工上,区民政局重在全区性的统筹指导;各街道夕阳红都市养老管理中心,重在实施综合监管措施;各社区夕阳红都市养老服务中心,重在办好夕阳红·长者食堂,重在向社康中心和居家智慧养老延伸。

 

  政策覆盖有广度推出“1+6”文件,让夕阳红落小落细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养老服务,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指引。如何将宏观政策与龙岗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这是社区夕阳红都市养老模式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20187月,龙岗区印发了《深圳市龙岗区社区民生微实事夕阳红项目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试行)》,将上级宏观政策具体化,同时将社区夕阳红都市养老项目纳入龙岗区民生微实事·大盆菜范畴。

  与此同时,在充分调研和反复论证基础上,龙岗区民政局制定实施社区夕阳红都市养老模式“1+6”办法。“1”即制定实施项目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6”即社区夕阳红项目建设标准、运营服务、长者食堂、资助申报、监督管理、考核办法6项配套措施,较好地解决了社区夕阳红都市养老模式怎么建、建好后怎么运作的问题。在经费保障方面,龙岗区将民生微实事大盆菜延伸到社区夕阳红,项目建设运营、设施设备购置等相关经费优先从大盆菜项目予以保障,同时实行多渠道资助,确保重点困难群体服务全覆盖。

  与此同时,龙岗区用足市里政策,对户籍60周岁以上的低保户、低保边缘户、三属五老等困难群众及户籍85周岁以上老人实行一日三餐免费助餐服务,将市里有关户籍70周岁以上老人每餐5元补助以及每人次2元送餐补贴这三项政策落实到位,惠及特殊困难群体,增强其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目前,龙岗区正在做明后两年预算,已将市里推进长者助餐服务政策全面落到实处。

  “老人群众在哪里,夕阳红选址就在哪里;社康中心在哪里,夕阳红就建在哪里;老人群众满意的微笑,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高奖赏。这是坪地街道夕阳红都市养老管理中心主任刘伟彬的一番话,用真心真情破解了夕阳红项目怎么建的实践问题。
 

  保障民生有温度以民生获得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有了长者食堂,我腿脚不便也不用愁了,还能吃上合口味的饭菜。家住平湖街道白坭坑社区的刘阿姨感慨地说。

      “夕阳红·长者食堂是龙岗区的一大亮点。龙岗各社区夕阳红都市养老服务中心面向全区户籍和常住老人提供助餐服务,重点保障低保户、三无户等困难对象和户籍85周岁以上老人就餐,为符合规定的重点保障对象提供一日三餐免费用餐服务,让老人们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发展红利。

  这成为龙岗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民生幸福为落脚点推进夕阳红项目的一个缩影。

  然而,一个现实问题是,夕阳红都市养老服务项目要办得好、办得长久,资金来源问题非常重要。

  龙岗区采取政府补一点、慈善捐一点、企业机构让一点、服务对象出一点办法,多渠道资助,取得较好效果。

  平湖街道白坭坑社区夕阳红都市养老服务中心,社区股份公司直接出资85万元,并提供室内530平方米的四大功能区和户外广场720平方米的活动场地,为该项目顺利运作提供了充足保障。

  坂田街道四季花城社区夕阳红·长者食堂,运营机构对65岁以上的所有就餐长者推行六五折让利,充分体现企业机构让一点原则。

  除了资金问题,场地也是一大挑战,龙岗区民政局采取资源共享办法,突破了这一难题。

  一方面,社区夕阳红都市养老服务项目将社区星光老年之家、幸福老人计划等民政领域带老字号的经费、设施资源实行优化整合,形成社区老年人综合养老服务平台。另一方面,在场地利用方面,部分社区夕阳红都市养老服务项目还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行了资源共享,将社区老年大学、党建书吧、文体娱乐等资源共享共用,既避免了原有部分场地空置浪费问题,又提高了场地整合使用效率。

 

  全面推广有热度夕阳红项目在各街道百花齐放

 

  龙岗区持续优化基层治理体系,优化民生微实事推进机制,推动民生微实事项目向养老服务、工业园区拓展,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强调扎实推进新时代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街道社区家庭四层联动互补的都市养老新模式,加快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龙岗区59件民生实事第46条为:创新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社区民生微实事夕阳红项目,完成50家社区夕阳红项目。

  截至目前,龙岗区夕阳红项目在全区11个街道全面推开,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平湖街道侧重向居家智慧养老延伸,建立统一共享的智慧养老服务对象数据库,完善老人的基本信息,通过与云平台配套的APP、终端智能设备感知老人服务需求,云端快速甄别、分拨至线下养老机构场所,实现一键即达、一呼百应,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坂田街道以四季花城社区为试点,实现夕阳红与党群服务中心资源共享、融合发展。重点解决低保户等困难群体和户籍85周岁以上老人吃饭问题,由运营服务机构联合万科第五食堂为社区长者提供助餐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就餐长者推行六五折让利。

  龙城街道将夕阳红项目向工业园区延伸,探索工业园区夕阳红都市养老模式。在落实“1+6”“310”政策制度清单指引的同时,根据来深建设者老人实际,合理设置四大功能区,为来深建设者老年人提供便捷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

  坪地街道突出向社康中心和居家养老延伸,一方面积极导入社康医疗资源,开辟社区老人就医绿色通道,提供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服务;另一方面由运营机构动态掌握社区各家庭老人需求情况,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免费提供送餐服务,让老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布吉街道设置心理咨询室并配备心理咨询师,针对社区老人不同心理问题给出最直接、最专业的免费心理健康测试、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切实为服务对象排忧解困。

  吉华街道成立夕阳红党支部,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服务联动,设立夕阳红党员志愿服务岗,招募党员和社区群众志愿者参与夕阳红服务运营,提升党员和志愿者助老服务水平。

  南湾街道侧重医养结合,通过建立辖区老人健康档案并及时更新,运用系统大数据分析、监测老人身体状况,积极与社康中心对接或与专业医疗机构合作,签订合作协议,邀请专业医护人员到社区开展老年人体检、培训和诊疗服务。

  横岗街道充分挖掘和整合社区资源,发动健康老人组建党员、医疗、康复、法律、便民服务5支志愿者服务队,通过设定时间银行储蓄服务积分,搭建较为完善的以老助老志愿服务网络。

  园山街道充分利用社区夕阳红活动平台,发挥党支部作用,开展各类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特别是客家特色戏曲等文艺活动,展示客家文化魅力,丰富老人晚年生活。

  龙岗街道整合党群服务中心为老服务资源,提升为老服务设施,增加为老服务项目,设定长者食堂、保健康复、娱乐活动、辅助功能等四大功能室,为老人服务提质换挡。

  宝龙街道充分整合辖区各类医疗、护理资源,主动链接辖区保健康复等资源,为辖区老人提供康复理疗、保健按摩等个性化、一体化养老保健服务。

 

  监督管理有深度实施“310”清单管理,确保规范化运作

 

  龙岗区在建立夕阳红都市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建立夕阳红党支部基础上,针对夕阳红·长者食堂、保健康复、娱乐活动、辅助功能四大功能区,制定实施长者食堂工作规则、长者食堂食品加工规则、长者食堂就餐公约、心理疏导室工作规则、保健康复室管理制度、学习制度、娱乐活动规则、书画室文明公约、居家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管理制度、办公值班室工作规则等10项监督管理清单,以确保社区夕阳红都市养老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运作。

  同时实行六个统一,即统一服务标识、统一服务对象、统一服务理念、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运营模式、统一清单管理,充分体现夕阳红都市养老的特色亮点,以微改革、微创新成果真切回应广大居民群众、特别是困难老人群体的高度关切。

  龙岗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不懈地把夕阳红都市养老服务做好,用实实在在的创新成果回应广大居民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群体的高度关切,真正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龙岗区夕阳红都市养老模式虽已落地生根、初见成效,但这只是刚刚迈出了第一步,如何实现高标准、高质量、规范化运营发展仍需不断探索。

  令人欣慰的是,龙岗区民政局正在推进区夕阳红养老护理院和各个街道夕阳红敬老院建设,大力推动居家智慧养老建设,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便捷优质高效的养老服务。计划新建的好几个医养结合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所有社区夕阳红都市养老服务中心均与附近的社康中心签订了服务合作协议,实行医养结合,由专业医护人员定期上门为老人提供服务,开辟就医绿色通道,给广大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

   “民政工作是扶危济困的德政善举,龙岗区广大基层民政工作者将坚定自觉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自觉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建设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全力谱写龙岗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新篇章。龙岗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