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咸宁市破解“互联网+养老”推广难题
作者: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019-05-24

 

  咸宁市围绕“六助一护”,即助餐、助洁、助行、助浴、助医、助购及远程照护,建立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延伸养老服务半径,形成智慧居家养老新模式。

  一是补“床头”,破解意愿不强的问题。结合养老服务设施布点和建设发展规划,科学推进服务网点的建设,为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提供场地、设施等方面支持;从福利彩票公益金中安排资金对社会力量投资建成的市、县级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室内装修、设备购置等,最高给予20万元和10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社区辐射式服务网点比照社区居家养老中心,其中新建、改造和租赁给予不低于1000元/张床位、500元/张床位的一次性补助,同时比照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在用水、用电、用气方面享受居民价。目前,全市已新建141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和518个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点,覆盖率分别达到87.6%和57.5%。

  二是补运维,破解服务不优的难题。统筹整合上级补助资金和各级福彩公益金3600万元,用于智能居家养老服务,按照不低于100元/人/月的标准,对市、县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运营维护进行补助,为重点对象购买线上线下服务,其中购买线下生活照料类养老服务比例不低于90%,购买线上定制紧急救援、电话关爱、信息咨询、需求受理、服务回访等信息化服务比例不高于10%。如赤壁市先后投入资金1000万元,与同济赤壁医院和北京爱康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建设赤壁蒲纺工业园区“互联网+居家养老”模式,被评为湖北省唯一的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乡镇)”试点。

  三是补技能,破解人才不够的问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办法,培育发展一批为老服务社会组织,在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中建立社会工作者人才引入机制,按需开发和设置社会公益岗位,通过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办法,增加居家养老服务岗位的吸引力。同时借助互联网技术,采取远程授课、现场指导等方式,为居家养老从业人员或者照顾老人的家庭成员提供居家护理培训,提高其专业照护能力。目前,全市11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建立老年病科,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有92个,具有专业资格证书的初、中、高级养老护理员70余人,养老机构人员岗前培训率达到77.8%,培养老年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400多人。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