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老龄化社会将至家里的老人如何养老?
作者:   来源: 南方都市报  2019-05-31

 



 

  5月16日,广东省民政厅发布通知称,在全省范围内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随后,深圳市民政局在其官方平台也发布了这则消息。据了解,此规定是适应国务院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的新要求而设。多项官方数据显示,深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深圳未来养老事业如何布局,成了备受关注的话题。

 

  深圳将于2023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养老机构登记后即可开展服务活动,并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即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实行养老机构登记备案制。

  这一决定,被视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的具体措施,降低了开办养老机构的门槛,旨在鼓励更多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业。而这一改变的出现,与近几年越发明显的社会老龄化形势和紧缺的养老资源不无关系。一直被标榜“年轻”的城市深圳,也即将面对“银发浪潮”。

  根据2018年10月深圳市民政局起草的《深圳经济特区养老服务条例(送审稿)》,截至2017年底,深圳全市户籍老年人为28.87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6.6%;如果按照常住人口统计,则大约有90万老年人,再加上内陆来深投靠子女和“候鸟”型老年人,实际上有超过120万老年人,预计深圳将在2023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深圳已对养老事业进行布局

  深圳做好准备了吗?实际上,近几年,深圳已在对养老事业进行布局。《深圳经济特区养老服务条例(送审稿)》内容涵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医养结合等多个方面。该条例指出,目前深圳在养老方面主要面临的问题包括养老规划不足、养老用地难以落实、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不足、养老人才短缺和扶持措施不足等,并列明解决方法。

  2018年4月,《深圳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轮候管理办法》实施,60周岁及以上、具有深圳市户籍、无暴力倾向且精神状况稳定、无传染性疾病且自愿入住的老年人,可以申请评估轮候入住公办养老机构。

  然而,据此前媒体报道,即使轮候管理办法实施,深圳依然存在“官办机构一床难求,民办机构收费太高”的问题,让许多老人始终无法选择合适的养老机构。当下,正值《深圳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轮候管理办法》实施一年有余,民政部门又于近日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鼓励更多社会力量进入,深圳养老事业的布局将如何走向,依然是牵动人心的民生话题。

 

  罗湖医养结合全覆盖

  据了解,罗湖养老模式以“居家养老+家庭病床”为主,其次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即社区养老,而医养融合老年病院及福利养老机构则优先服务“三无”老人、低保特困老人、孤寡老人、优抚对象、失独家庭老人等。而随着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养老机构在解决养老问题上有较大的作用,目前罗湖区的养老院相较其他区来说较少,公办养老院仅有深圳市罗湖区社会福利中心一家,民办养老院仅有深圳市罗湖区长寿人颐养院。

  家园报记者现场走访深圳市罗湖区长寿人颐养院发现,该养老院设在龙园山庄龙园大厦里,其中一楼为老年人活动中心,三楼为老人居住区。据工作人员介绍,深圳市罗湖区长寿人颐养院以社区为依托,以居家养老、日间照料、机构托养为养老服务模式,并与社康服务中心合作,为老人在休闲娱乐、康复锻炼、心理慰寄、健康养生方面提供系列化、便利化、人性化、专业化的服务。值得一提的是老年人活动中心设有医务室,能够满足长者的日常就医需求,同时与社区合作实行医养结合,针对每个长者的身体情况建立档案,并与对应的养护人员进行培训,监控长者健康动态。

  医养结合、医养融合是罗湖区作为全国老龄健康能力建设示范区试点地区的重要理念,而深圳市罗湖区社会福利中心就是全市首创“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新模式的公立养老机构,主要承担“三无”、低保、特困、孤寡、“空巢”和社会老人的综合性、公益性养老服务。其于2014年8月引入了罗湖人民医院医疗资源,在院内成立了全国首家以养老服务为主的老年病专科医院———罗湖区人民医院老年病分院,为入住老人提供及时、便捷的医疗服务。

 

  护陪结合倍感温暖

  家园报记者走访时了解到,尽管深圳市长寿人颐养院占地面积不大,仅有1400平方米。目前该养老院内有16位老人进住,相应的服务以自理、半护理、全护理以及专护四个护理标准区分,设有单人房、双人房。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尽管其养老院面积不大,但养护人员与养老长者的比例是远远超于国家标准高达1:2,因此养护人员对每一位老人的基本信息和身体状况几乎了如指掌。

  对此,家园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养老院的长者,进住近半年的吴女士与丈夫同住双人房,她表示养护人员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平时与自己聊天、唱歌、跳舞,慢慢也适应了在养老院的生活,但她指出几个养护人员轮流照顾,起初难免有些生疏导致体验不好,也表示觉得养老院人手不足,感觉养护人员工作很忙碌。而与爱唱爱跳的吴女士相反,其丈夫患有哮喘,午睡起床后需要花时间平复呼吸,时不时需要养护人员进来帮助,按铃后约5秒钟养护人员就能来到,吴女士的丈夫表示养老院的服务很到位。

  据介绍,也有不少志愿者团队、义工团队利用周末或空闲时间到养老院与老人们聊天做伴,而深圳市罗湖区社会福利中心作为深圳市成立时间最早、目前规模最大、省内等级最高的“三最”型公办养老机构,除了养护人员日常的照料,更是如此。其中,“星期二义剪活动”最受长者们的欢迎,而该活动已经进行了七个年头,发起人与组织者赵新群表示,“星期二义剪活动”团队与深圳市罗湖区社会福利中心很多的长者已经很熟悉了,往往他们走在楼梯口就有长者在楼上叫他们的名字。

  不仅有养老服务上的悉心照料,还有来自养护人员、爱心志愿者、爱心义工定期的关爱陪伴,养老院的老人们在接受采访时均表示感受到了加倍的温暖。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