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社区居家养老托起“夕阳红”
作者:   来源: 安庆市人民政府  2019-06-04


  到2018年底,全市老龄人口达95.3万人,老龄化率为18.07%,其中城区老龄化率为20.79%。为实现老年群体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我市在社区居家养老方面积极探索,在全省率先实施高龄空巢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空巢老年人定期探视等服务项目

  去年底,我市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优秀地市。10分钟养老服务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近年我市在社区居家养老方面的不断探索,效果如何?又存在哪些问题?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了解——
 

  “小而美”的社区养老

  “这里环境好,有专业人员照顾,吃的是老年健康餐,儿子一天来看我两次。”5月29日下午,在大观区荣升社区养老服务站,88岁老人张泽华一边听着黄梅戏,一边跟老姐妹聊天。

  在98岁老人蒋声墉的房间内,她的兄妹、女儿正陪她聊天。“这里服务好,有专业护理员,妈妈住在这里我们很放心。”老人的女儿夏明告诉记者。

  荣升社区养老服务站共有两层楼,面积约300平方米,桌椅、沙发、家具均采用适老化的圆角设计,卫生间的淋浴室、马桶旁也安装了专用扶手,从细节上满足老人的生活需要。

  “目前这里住了7个老人,有2个护理员。与传统地处远郊的养老院不同,社区养老院在城区,子女看望方便,社区的老人们也经常过来和他们聊天,老人们比住在家里舒适安心,也并不感到孤单。”安庆市万众和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宋习林介绍。

  引入社会力量办理社区养老,既解决了资金问题,又提高了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2015年,大观区民政局引进全国行业百强企业——湖南万众和社区服务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众和”),开启了社区养老新模式。目前,大观区建成社区养老服务站9家,按照计划,今年该区还将建设10个社区服务站。
 

  贴心的居家养老

  在宜秀区,由于农村人口多,子女多外出务工无暇照顾老人,农村家庭也面临着养老难题。该区在农村居家养老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

  2015年,宜秀区政府与上海某投资公司合作,注册成立了一家养老服务中心,以连锁经营的方式开展农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突破了依靠政府购买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发展模式。

  “我们通过会员制的方式面向农村居家老人开展站点+上门服务。”公司总经理朱世勇介绍,会员老人每月缴费10元或一次性年缴99元,即可享受包括免费理发、上门体检、探视走访、文化娱乐、节日关怀、代缴水电费、紧急救援等在内的14项基础服务。此外,中心还提供旅游、助餐、家政和物品代购等收费项目。

  “养老服务中心以社区和村为单位,目前已经建立了16个站点,发展老年会员22000余人,预计到今年底在全区发展至40个站点。”朱世勇说。
 

  十分钟养老服务圈

  “狮子头、鸡腿、豆芽、青菜,荤素搭配,每天不重样,口味好又营养,中午12点之前准时送到家,解决了我的午餐问题。”家住老峰镇长风花园小区6号楼405室的施油圩老人,对“12349”的送餐服务赞不绝口。

  施油圩老人口中的“12349”指的是市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的“12349”养老公益服务热线。为满足老人多样化的需求,2018年,我市通过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推出家政服务、个人护理、送餐服务、家电维修、管道疏通、助医服务、信息咨询8大类居家养老服务,符合条件的老人只要一键呼叫“12349”,选择所需的服务项目,平台就会以就近化、专业性为原则,通知服务供应商为老人提供服务。

  “市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录入了城区14.7万老年人基础信息数据,目前平台提供服务的供应商有21家,空巢老人探视对象有852名,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共计2310名。”负责运营平台的安庆市庆源智能居家养老健康产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何新生告诉记者。

  记者也从市民政部门了解到,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人群包括城市三无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A类低保家庭、计生特殊困难家庭中的老年人,B类低保家庭中的重度残疾老年人等,政府按每人每月200标准优先纳入政府居家养老服务补助范围。

  “服务供应商以政府购买或市场化运作方式提供服务,服务费由政府主管部门确定,或者由服务供应商与服务对象双方共同协商确定,我们平台对养老服务进行全过程监管和质量评估。”何新生说。

  老人只需呼叫“12349”服务热线,平台自动派单,10分钟养老生活服务圈成功打造。截止到2019年4月底,该平台共计发出派单统计总量为165492人次。
 

  专业人才欠缺

  护理员年纪偏大、居家养老服务用房面积小、床位不足……尽管我市在社区居家养老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但是依旧存在不少问题。

  “护理员年纪基本都在50岁左右,年轻的专业化人才太少。”宋习林说。

  不仅是社区养老服务站,养老服务人才短缺几乎是整个养老行业存在的普遍问题。

  “我们这里有30名护理人员,平均年纪50岁,大多来自东至、岳西等县城,她们文化程度低,很多不识字,不利于管理,比如日常看护记录表的记录只能简化处理。”大观区福田养老康复中心负责人李庆介绍,现在的年轻人多数不愿意接受护工这个职业,而养老服务业对就业人员要求很高,难以找到条件合适的人才。

  为解决养老服务人才短缺问题,安庆市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做强了护理专业、市民政局推出了“555”养老人才培训计划。“但从整个养老行业看,用人难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一线护理员平均年龄大,文化程度低,专业能力不足。社会对养老服务的职业认同度不高,导致对口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不愿入职。”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工作人员路兴华告诉记者。

  “我们中心成立于2016年,前几年安庆医专还定期有实习生过来,每次七八个学生,每个月来几次。但是今年以来,已经没有学生再来了。”李庆说。

  记者也联系了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该校宣传部部长朱三九介绍,学校每年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有1000多人,但是大多数进入医院、社区卫生院等地工作,少有去养老院工作的。

  除了专业人才短缺,采访中记者发现租金高、养老服务场地小、水电气收费高等问题也制约着养老机构的发展。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