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盼望更多学习机会,但报名上老年大学有点难,线上线下结合扩大教学覆盖面
作者: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19-06-20


  现在生活富裕了,儿女们也不需要操心,我们老年人的空闲时间比较多,想更多地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比如报名参加老年大学等。但是老年大学入学名额比较紧俏,每次报名时大家都很紧张,生怕报晚了没机会。我想问问,在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解决老年人“求学难”问题上,有什么好的办法?武汉市民吴婆婆

 

  盯着手机抢报名仍然遗憾错过

  上个学期,一周要到三所老年大学上三节课,现在一周只能上一节课。65岁的吴婆婆,今年以来清闲了许多,习惯忙碌的她觉得有些不太适应。

  吴婆婆家住武昌东亭花园小区。她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自从跟着儿子一家搬到武昌居住以来,她在湖北省老年大学学习了近10年,学过声乐、民族舞、健身等多个专业。

  “以前到省老年大学上课,大清早就得排长队,紧俏专业很难报得上。”吴婆婆说。她由于报上了声乐班,一度成为老伙伴们羡慕的对象。

  后来,小区周边开了几所社会机构办的老年大学。吴婆婆有一些想学的课程,但在省老年大学报不上名,她便在其它学校报名上课。

  “没想到过了一个寒假,什么班都报不上了。”吴婆婆说。今年寒假,她带孙女回老家,错过了几所老年大学的现场报名,回汉后有些课程不能再上了。

  好在从本学期开始,省老年大学启用在线报名方式。吴婆婆想报智能手机班和柔力球班。从124日起,她每天盯着手机,等着报名通道开放。“我10岁的孙女帮我抢到了智能手机班,但柔力球班没报上,名额一眨眼就满了,只有等明年再碰碰运气。”吴婆婆遗憾地说。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武汉共有29.07万老年人参与各类老年大学(老年学校)的学习和活动,占老年人口总数16.3%,远远高于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公布的4%的全国平均入学率。而武汉有入学需求的老年人约60万人。随着老年人口越来越多,老年人文化层次不断提升,终身学习需求越来越旺盛,老年大学学位缺口也越来越大。

 

  远程教学扩大老年教育受众面

  湖北省老年大学校长万年春介绍,该校设有6个系、23个专业、280个教学班,在校学员近8000人。除了智能手机、英语、烹饪、茶艺等实用技能课程,声乐、舞蹈类课程也很受欢迎。

  近年来,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情况愈发明显。为扩大老年教育的受众面,省老年大学不断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去年初开通远程教育网,上传了100多个优质课件,并为全省各市州配备了视频直播远程教学接收设施,每月安排优秀公开课同步收看。

  为缓解报名难,省老年大学采取了以时间换空间、适当增加教学场所和公共课等方式,招生人数逐年递增,今年招生计划突破1万人。同时,实行结业制度,各专业根据学制不同,分设学制班和层次班,每个专业设定学习年限。学员学成后,可选择结业或转到其它专业、团队,实现教学资源的良性循环。

  武昌老年大学水果湖分校执行校长李秋堂介绍,该校报名情况分布不均。钢琴、声乐、舞蹈等器乐班报名者比较集中,同样是一座难求;但一些需要一定文化层次及欣赏水平的课程,如山水画班、书法班等目前仍可报名,甚至对年轻人开放。

  李秋堂表示,不同专业冷热不均、不同区域学校冷热不均,是全省老年大学的普遍现象。地理位置好、教学场地充裕的老年大学,报名者往往很多,反之则生源不足。“如果相关部门能统一规范、合理布局,并提供充裕的办学场地,相信老年人上学会更加容易。”李秋堂说。

 

  建议老年大学向社区等地延伸

  “越来越多老年人喜欢进入老年大学,以文化知识丰富精神生活,这是我们国家社会进步的表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路武汉局武昌客车车辆段质检员黄望明说。他所在的武汉局工会等单位,十分重视在职及退休职工的文化生活,常常组织有需求的人员参加文体活动和学习。他建议,有退休职工的单位和街道、社区,可以互相学习借鉴服务老年人的好做法,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提出,老年大学可放开思维,向社区、敬老院等地延伸,挂牌开办教学点。在师资方面,除固定的长年教学人员外,还可考虑与区域外的老年大学结对,不定期开展交流活动;科学规划教学项目,可以问卷调查形式征集老年人的意见,根据需求设置专业。

  李秋堂也提到,在老年教育方面,国家已经推出《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2018年湖北省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教育工作的意见》,对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作出了相应安排。有了这些举措,相信老年人“入学难”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