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独居、空巢老年人学会使用微信、在屋里建造“空中花园”、采摘果实、做小手工、助餐助浴保洁、更换家中电气线路、刷墙、学会自救知识……让更多的空巢独居老人不再孤独无助、与世隔绝。这是记者从25日市区2019年度老年精神关爱项目发布会上获悉的。
为落实2019年度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精神,今年,市民政局将在市区实施温暖空巢、文体活动、心理健康3大类40个精神关爱项目,预计服务空巢、独居、孤寡的老年人数近6000人。
老年精神关爱的形式不断创新
随着养老服务市场的全面放开,社会力量越来越多参与养老服务,一些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为老年人精神健康提供服务。对此,有关方面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更多的养老服务,对老年人精神健康形成长期关照和护理。今年项目的设计更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生活规律,手工制作、园艺小组、微信辅导、智能科技和老年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更是融入了为老服务工作中,老年精神关爱的形式不断创新。
实施40个精神关爱项目
为落实2019年度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精神,市民政局根据需求导向设计项目,为市区空巢、独居老年人提供精神关爱服务,今年,将在市区实施温暖空巢、文体活动、心理健康3大类40个精神关爱项目。
温暖空巢项目(预计服务2000名老年人):为市区空巢独居的老年人提供上门照料、生活帮助、助洁助浴、走访慰问等关爱服务,拟设置20个项目,每个项目服务老年人数不少于100人,每个项目扶持资金3万元;
文体活动项目(预计服务1500名老年人):为市区空巢独居的老年人开展个性化、具有新颖性的户内、户外老年文化体育活动,拟设置10个项目,每个项目服务老年人数不少于150人,每个项目扶持资金2万元;
心理健康项目(预计服务1000名老年人):为市区空巢独居的老年人开展心理讲座、健康辅导、康复训练、精神陪伴等关爱服务,拟设置10个项目,每个项目服务老年人数不少于100人,每个项目扶持资金2万元。
扬州养老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
扬州市民政局局长王振祥说:“扬州养老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正在积极打造‘扬州范例’,增强扬州老人晚年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老年人精神关爱将成为扬州一大特色,让他们不再‘孤独和无助’。”
从2017年开始,扬州市民政局在市区范围内开展了老年人精神关爱项目,通过一定的资金扶持,鼓励各类为老服务组织、志愿者队伍、老年文体团队、群众自治组织等社会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老年精神关爱活动。截至去年底,市区共计开展了70个老年精神关爱项目,市财政共计扶持资金200万元,为市区4.5万名老年人提供助浴助洁、文体娱乐、上门慰问、入户服务、精神慰藉等各类关爱服务,其中服务空巢、独居、孤寡的困难老年人1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