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人心!老年痴呆症疫苗研制成功,5000万家庭从此有救了!”最近流传的这一说法,对于那些家有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家庭来说确实“振奋人心”,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老年痴呆症学名为阿尔茨海默症,这种病症一直是医学界的未解难题之一。据神经内科专家介绍,目前仅有安理申等几种药物可以部分缓解其症状——还不是对每一位患者,没有方法可以阻止或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更不用说可以治愈了。
科学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症与Aβ或Tau蛋白的聚集和沉积有关,因此,通过主动(疫苗)和被动(抗体)免疫抑制或清除Aβ或Tau的聚集和沉积,一直是阿尔茨海默症预防和治疗药物研发的热点和重点方向。目前,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研制出的是可减轻纯Tau蛋白聚集病理的额颞叶痴呆动物模型rTg4510(不是阿尔茨海默症动物模型)。他们使用病毒样颗粒(VLPs)设计出一种新疫苗,实验发现,当疫苗被注射给实验鼠时,它们产生了抗体,从实验鼠的大脑中清除了tau蛋白,且这一反应持续了数月。
但常识告诉我们,在实验鼠身上取得一定疗效并不意味着人类疫苗很快就会问世。无论Aβ疫苗还是Tau疫苗,都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即:在动物模型上均可显示较好的效果,但进入到人体临床试验后疗效就不明显了。据了解,这主要和阿尔茨海默症的复杂性相关,相关阿尔茨海默症动物模型往往使用转基因小鼠,遗传背景单一,病理表现较单纯,而真实世界中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无论发病机制还是病理表现都要比转基因动物模型复杂得多。
因此,轻言“老年痴呆症疫苗研制成功”是不实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