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五大“融合服务”打造舒适养老圈
作者:   来源: 青海日报  2019-07-25


  嵌入式养老、老幼结合照料、医养结合、短期托养、社会参与……724日,来自西宁市民政局的消息显示,在全力打造西宁特色养老模式中,西宁市开创性地将五大融合理念融入其中,为38.9万名老年人提供更优质贴心的服务。

  在社区服务和社区养老融合中,西宁市大力推进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共建共治。目前,西宁市134个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80%以上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在小区内共同建设,实行“嵌入式”养老,将社区治理、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教育与社区养老融合发展,老年人在小区内既可享受社区的精细化管理,又可以享受日间照料、文体娱乐、助餐服务、精神慰藉等“1+N”项基本服务。

  同时,为解决目前普遍的“421”型“倒金字塔”式家庭结构给年轻人带来的照料压力,西宁市探索开展了“养老+托幼”的双托双护模式,将社区养老中心和儿童托管中心建设在一起。老年人在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内可全天候享受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乐等日常生活照料。无人看管的学生放学后可在社区儿童之家举办的“4点半”课堂内选择感兴趣的课外活动或写作业。两个中心既有独立活动的空间,又能充分互动,形成了一种爷孙两辈其乐共融的看护模式。

  在医疗康复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中,西宁市推出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社区护理站的社区“双证双营”服务模式。目前,西宁市已投入资金800余万元为28个日间照料服务中心配备了多种仪器,鼓励中医、民族医到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康复理疗服务。

  仅需短期托养的老人在融合服务中也有地方可去。目前,西宁市已在15个社区探索开展社区照料服务,每个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内设置10张左右的照料床位,并配备餐厅、助浴室、康复室、多功能活动室等设施,由专业的社会服务组织为失能半失能或短期无人照料的老人提供短期托养、生活照料、清洁护理、精神慰藉、特色营养膳食供应等服务。照料中心内制定24小时值班制度,并与周边医院建立绿色急诊通道,确保老人突发疾病能得到及时救治。

  此外,西宁市还实现政府支持和社会参与融合。通过“政府+社会力量”携手打造高、中、低档配套、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居家养老服务。以区为单位,将辖区内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采用公建民营、委托经营、连锁运营等方式,交由居家养老服务企业(社会组织)运营管理,目前已建成的121个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80%以上交由社会力量运营,提高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水平和社会化运营率,推动居家养老服务企业(社会组织)专业化、品牌化、连锁化发展。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