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推动了中国老龄工
作者:   来源: 社论前沿  2019-08-01


  本章总结了劳动力参与的结果,并对选择工作和不工作老年人的特质进行了概述。介绍了老年人从事的工作特点,包括正式和非正式就业,具体分为农业工作、工资性工作和家庭经营企业。详细说明了近老年和老年人口的工作模式,并探讨了工作时间的决定因素,提出了一些建议为老年人提供保障。

 

  是否选择工作

  本节描述了45岁以上的人觉得继续工作或是退出劳动力市场的趋势,但不涵盖正式退休的状态,因为越来越多正式退休的员工选择继续工作或重返职场。受访者的劳动参与率是指,在调查统计期间,他们认为自己正在工作或正在找工作。45岁至85岁人口的平均总劳动参与率为60.7%,参加工作的比例随着年龄增加逐渐下降,到70岁左右,呈现了更快的下降比例。在各个年龄阶段,女性的参与率都低于男性,尤其是在5059岁。

  居住在农村的女性工作参与率要高于城市女性,最大差距出现在55岁至75岁之间,65岁是,农村妇女的平均劳动参与率为60%,而在城市仅为30%,这一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女性在正式工作中的法定退休年龄所产生的影响,而正式工作主要仍以城市为基础。55岁以前的男性,劳动参与率都略高于90%,而在这之后,农村男性的劳动参与率要高于城市男性,并且差距不断扩大,到了65岁,接近60%的城市男性已经停止工作,与之相比,在农村地区,近70%的女性和80%的男性仍在工作,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持续工作到80岁。

  当问及那些60岁以上并依旧工作的受访者,预期停止工作的时间,超过70%从事农业生产的受访者表示会持续工作到身体不允许。

 

  收入来源和等级

  在此研究中,为了分析收入与工作模式,采用了四种广泛指标,包括工作收入或是家庭生产产品消费的同等实物价值,养老金、转让收入、家庭收入。老年人依赖多种收入来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收入的重要性也有所不同。在60岁之前,工资收入一直是城市男性的主要收入来源,到60岁是,就业养老金就逐渐取代工资性收入,同样55岁左右的城市女性也出现了类似的转变。而在农村地区,无论性别还是不同年龄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工作性收入。

  下图显示了不同地区、不同性别老年群体工作的平均年收入。调查显示,女性工作所得收入低于男性,农村工作性收入要低于城市。受访者的平均收入则随着年龄稳步下降,最终低于城乡地区最低年工资水平。

  从收入来源来看,城市男性的工作收入及养老金最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数额不会大幅度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就业养老金支出取代了工作收入。城市女性也呈现类似的模式,但各种来源的综合收入低于城市男性,并且养老金替代工作收入过渡比较早,大约在55岁左右。农村老龄人口工作收入和养老金较低,尤其是女性,平均收入低于中国贫困线。

 

  家庭支持准备

  来自家庭的支持,尤其是子女的赡养,依旧是老年人的一个主要养老保障。根据下表可见,70%的农村居民相信他们在未来可以依靠子女,而仅有29.7%的城市居民持有相同观念,另外有60%的人更多的依赖养老金。结果显示只有6.1%的城市居民和4.7%的农村居民认为他们可以依靠储蓄度过晚年。这个结果有悖于中国长期的家庭照顾老人的传统,至少是在城市地区。但同样可以看到农村老人除了依靠他们的子女之外并没有太多可替代支持,这也显示了老年人的脆弱性。

  老年劳动力参与的决定性因素:多元结果

  劳动力市场参与决定因素模型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呈现不同的面貌,也因成熟年龄和老年人口而异。就中国而言,到60岁时,大多数从事正式工作的人已经退休,而有一部分人开始新的工作。个人特质和家庭状况可能是决定是否继续工作的重要因素。年龄、健康、性别、婚姻状况、配偶的就业状况和健康状况、储蓄和资产、养老金、子女的教育和财富、子女和孙辈在家中的情况、部门或工作类型都可以影响老年劳动力的参与。研究对这些解释变量都进行了检验,但只有一部分具有显著性。关于储蓄和资产的数据,包括土地和房屋所有权,没有发现与老年人的劳动力参与有关。受访者的教育水平和子女收入则可以被视为财富的代表。在教育方面,研究发现中学毕业的截止日期反映了继续和停止工作工作人们之间的显著差异,也反映了城市和农村老年群体之间的差异。能领取到就业养老保险则可以降低18%继续工作的可能性,对于男性和城市女性非常显著,但只有10%的农村女性,她们能得到养老金的概率极其低。但领取社会养老金会增加7%的工作可能性,这反映出领取社会养老金人群的贫穷。

  中国男性和城市居民的整体受教育程度水平较高,如果至少受过中学教育,那么工作的可能性降低2%。由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更有可能有正式工作,因此与养老金状况存在着相互关系。预期较好地健康状况与劳动力参与呈现正相关,在各个群体都呈现了一样的趋势,对自我健康状况评估越高,工作可能性就会增加3%

  子女和孙辈的数量,是否住在家里,以及抚养状况,都没有发现会改变工作的可能性。尽管人们普遍认为,来自家庭的照顾和支持会取代对于工作收入的以来。还有一个因素也被认为对是否工作没有影响,就是工作的类型,包括农业。在农村地区,农业几乎成为高龄人群唯一的工作形式。

 

  老龄工的工作时间

  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作为一种收入来源对于中国很大一部分老年人来说仍然至关重要。对于那些参加工作的人来说,对工作时间的分析并不意味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时间会普遍减少,而是稳步减少,即使到了老年,仍继续工作的少数人也被认为工作相对较长的时间。

  参与工作的农村女性平均每年工作190天,知道老年(例如80岁以上)才会减少。随着年龄增长,城市女性的工作天数呈稳步下降趋势。男性的总工作时间与女性相同,城市男性略多一些。并且随着年龄增长,继续工作人的样本量也在下降。数据显示出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的高变异性,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样本量下降,因为更大比例的人完全停止了工作。

 

  工作活动及类型

  老龄工所从事的工作不仅提供了有关老年应对策略的信息,还提供被偏好的工作类型。在城市中,带薪工作是最主要的工作形式。与之相比农村老年女性对于工资收入的以来程度最低,并且农村居民从事非农业个体经营和无薪家族企业的工作都比城市居民少得多。农村的男女老少都依赖on工业劳动。事实上,几乎所有70岁以上农村人口报告的工作都是农业工作,这表明,对一些人来说,在极端高龄时,农业仍然是一个安全网,也几乎是唯一的工作形式。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研究揭示了中国老龄工的工作收入以及安全状况,并不鼓励老龄工也不倡导老年人停止工作。在结束老年贫困的范围内,试图分析继续工作的可能性和与之相关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又在城市、农村、男性、女性四个人口群体中继续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一部分是由于政府制定的政策不同,同时也与长期确立的文化和社会规范有关。

  确保有能力工作并需要从中获得收入的人能够获得老年工作,将是在世界范围内消除老年贫困的一项重要手段。然而,要使中国不再需要老年人工作,还需要在为弱势群体深化社会养老金方面取得更多进展。这项研究发现了相对较低的支出的证据,这使得许多人无法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现在这一代人还没有机会积累多年的捐款,有必要加大对他们的资助力度。中国目前正在考虑改变其相对年轻的法定退休年龄,使老年工人能够在生产性就业岗位上呆得更长,这进而将延长他们的老年收入保障。这样的举措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许多城市工人。另外,可以向女性提供更有力的奖励,使她们能在正式的工作队伍中呆得更久。对于非正式工作,政策的改变可能会产生有限的影响,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除非可以延长向国民保健保险和社会养恤金计划缴款的期限。然而,无论是深化社会养老金支付,还是延长退休年龄,都无法解决农民工在城市就业返乡时领取养老金的障碍。如果不重新考虑户口驱动的福利计划,这一老龄化群体将错失与城市工作相关社会福利,而老年返乡农民工在农村老年人中所占比例将迅速上升。这项研究没有深入研究围绕这一现象的问题,但是需要更多的研究来为这一不断增长的人口群体提供更好的政策配置。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