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适老化改造保障老人居住安全
作者:   来源: 成都日报  2019-08-09


  到今年11月底,成都全市将完成1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该项工作被列入市级为民办实事目标任务。目前,全市各区(市)县适老化改造工作正在进行中。适老化改造是否受老人欢迎,这项工作该如何做才能帮助老人解决居家养老难题?记者近日走访了我市一些适老化改造区域。

 

  适老化改造:解决独居老人安全问题

  近日,记者走进成华区几家适老化改造家庭。80多岁的独居老人陈婆婆对改造后的家庭环境非常满意。陈婆婆的家住在一楼,光线较暗,厕所内不仅空间小,且有高低落差,上厕所时脚下还得垫一个小板凳。老人曾在厕所内洗澡时摔断了一只胳膊。中标适老化改造项目的公司人员入户监测、评估,并制作个性化改造方案。陈婆婆家的厕所是非常典型的改造案例,改造后厕所亮了,落差消除了,老人再不怕上厕所摔倒了。另一对80多岁的夫妻说起适老化改造激动得快流泪了。老爷爷双腿瘫痪,多年以来都是老伴为他用毛巾擦洗身体。改造设计人员针对老人的情况,安装了一套智能化坐浴椅,老人如坐在凳子上一样,凳子四周还可喷水,老人终于可以舒舒服服地洗澡了。

  记者了解到,全市各区(市)县都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进行适老化改造。在改造中,施工单位发现,家庭适老化改造必须实现个性化,不能一刀切。比如,有的老人70多岁身体非常健康,对改造不感兴趣。有的老人虽然也是70多岁,双腿行动不便,对室内光线太暗、卫生间空间狭小,屋内地面不平,轮椅过不了门等问题,老人就非常希望改造能解决这些问题。总体来说,高龄老人比低龄老人对适老化环境的需求更加迫切。

 

  适老化改造:应从老人实际需求出发

  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将对1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该项工作被列入市级为民办实事目标任务。市民政局要求各区市县在改造过程中要按需进行,体现个性化,做到“改造一户,温暖一家。”

  目前,在有限的改造经费下,改造应从最基本、最实用出发。从需求角度出发,年龄在80岁以上、身体有残疾、腿脚不便的老人,对适老化改造需求最大、最迫切。从改造内容出发,由于老人身体机能下降,视力下降、感觉迟钝、腿脚不灵等,老人的居家环境应做到地面平整、无障碍,尤其是容易发生摔倒的床旁、卫生间,应做到无落差、地面防滑。同时,室内光线应适度,太亮刺激眼睛,太暗看不清楚,床旁、室内过道、卫生间安装的夜灯非常适用,方便老人夜间多次起床上厕所。除此之外,家用电子围栏、电子报警产品等,是老人发生意外的一种报警装置,目前使用率相对较低,有条件的老人可以选择安装。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