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织密养老保障网,老有颐养不是梦
作者:   来源: 深圳特区报  2019-08-14


  在养老服务需求更加旺盛、更加迫切、更加多样的现实面前,目前深圳的养老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仍有不小缺口。多措并举织密养老保障网,深圳才能从容应对汹涌而来的“银发浪潮”。

  “住宅小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将纳入政府年度重点考核项目。”据悉,广东省民政厅制订《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并将于821日前向公众征求意见。新规拟出台包括扩大养老服务设施供给、加大养老服务资金投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养老服务合作在内的十大举措,住宅小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是扩大养老服务设施供给的关键一招。

  当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尽管广东人口年龄结构继续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总体特征,常住人口中60周岁及以上或65周岁以上人口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老年人口的绝对数庞大。并且,全省人口老龄化仍处在明显的加速阶段,养老服务需求持续扩大。及时推出一系列有力举措,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可谓势在必然。

  深圳虽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在全国城市中算是一个“小鲜肉”,但养老问题却并不遥远,“银发浪潮”正汹涌而来。截至2018年底,深圳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超32万,深圳实际居住的60岁以上人口超过120万人。根据预测,从成年型社会到老年型社会,全国平均时间为18年,但深圳大约只用10年左右。也就是说,深圳的老龄化速度比一般城市要快。一方面,当年深圳的“拓荒牛”如今都老了,陆续进入退休年龄;另一方面,深圳作为一座移民城市,“候鸟式”养老是主流模式,全国各地随子女迁入深圳的养老队伍日益壮大。两种因素叠加,导致深圳养老存在爆发式增长压力。

  作为全国养老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深圳将“养老工程”列为12项重大民生工程之一,加快布局与推进养老设施建设与养老服务发展。不过,在养老服务需求更加旺盛、更加迫切、更加多样的现实面前,目前深圳的养老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仍有不小缺口。

  未雨绸缪,才能有备无患。省级层面拟出台的十大举措,对于深圳来说是一份很有用的“行动指南”。比如,在扩大养老服务设施供给方面,制定新建城区和新建住宅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具体办法和配建标准,明确旧城区和已建住宅区配置养老服务设施的方式与标准,对于寸土寸金的深圳保障养老服务设施空间需求,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再如,在加大养老服务资金投入方面,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发放方式由“补砖头”向“补人头”转变,养老机构运营不区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性质,按接收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数量等情况同等享受运营补贴,能够进一步激发养老市场活力,激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大力推动深圳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又如,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养老服务合作方面,加强粤港澳在养老服务人才、资金、项目等方面的合作,推动大湾区养老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有利于增加深圳养老服务的高质量有效供给,更好满足市民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总之,多措并举织密养老保障网,深圳才能从容应对汹涌而来的“银发浪潮”,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颐养,“优雅地老去”。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