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丰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况与思考
作者:   来源: 宜丰县老龄  2019-08-15


  宜丰县位于赣西北九岭山脉南麓,始建于三国吴大帝黄武年间(公元222229),已有1780多年的历史,全县总面积1935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总人口29.9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44715人,占全县总人口15%。宜丰县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全县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成,较好地确保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幸福,但也存在一些养老服务上的具体问题亟待解决,通过调研分析,形成报告如下:

 

  一、宜丰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况

  一是全县老年人基本情况。全县近30万人口中,60-69岁老年人44715人,70-79岁老年人20892人,80-89岁老年人5450人,90-99岁老年人579人,100岁以上老年人5人。其中,全县现有空巢老年人近1万人,城乡享受最低社会保障老年人3791人、农村“五保”老年人2000人、城镇“三无”老年人210人、重点老年优抚对象360人。同时,现入住了农村敬老院的“五保”老年人1693人、入住了县福利院的“三无”老年人50人、入住了县光荣院的重点老年优抚对象30人。

  二是全县养老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宜丰县现有县福利院(县福利中心)1所,设有床位200张;县光荣院1所,设有床位100张;乡镇敬老院15所,共有床位3000张。另有民办养老机构17所,共有床位500张。近5年来,该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通过新建、改建、扩建方式,使县社会福利中心、福利院、光荣院的住房条件大为改善,均增设了医疗室、健身室等服务设施;还重点改建了芳溪、双峰、同安、澄塘等4所乡镇敬老院,这4所乡镇敬老院的集中供养率已达到80%12所乡镇敬老院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还为院内老年人新添了床上用品和基本日常生活用品。2014年,宜丰县用于养老机构建设的配套资金80万元,全县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总数2818人,而全县现有总床位数3800张。

  三是全县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情况。自20083月起,宜丰县开始探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由县民政局、老龄办组织人员在县城7个社区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从家庭收入、老年人身体、养老服务需求等进行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建立各种档案备查。20097月,县政府下发《宜丰县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实施方案》,在新昌镇、棠浦镇、芳溪镇、县城的耶溪社区、窑前社区同时启动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县有关部门筹集100余万元资金,为试点乡镇、社区装修了办公场所、添置了文化娱乐与体育健身器材等。目前,全县已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老年幸福院共49个,设有床位186张,先后为高龄、空巢、独居、特困和失能等各类老人近4000人提供了生活照料、家政服务、保健康复、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养老服务。服务报酬则采取以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岗位为主,县民政部门为特岗养老服务员发放补贴为辅方式解决。2014年,政府投入25万元通过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方式为低收入老年人提供了养老服务。

  四是全县老年人养老保障情况。全县现有离退休人员3600人,全部落实和按时足额发放了离退休养老金,2014年已发放离退休养老金1000多万元。其他各类老年人也分别享受到了国家规定的养老保险金或基础养老金。宜丰县自2011年起,对年满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区分80-89岁、90-99岁、100岁以上三个档次发放了高龄补贴,2014年全县共发放高龄补贴352万元,而20151-6月共发放高龄补贴179.635万元。农村“五保”老年人、城镇“三无”老年人均实现了政府应保尽保。全县1-6级伤残老年军人、在乡老红军等重点老年优抚对象全部纳入了城镇职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予以保障。农村特困老人的大病医疗救助得到落实。

  五是全县老年人各类组织建设情况。全县的县直单位和乡镇()、村()均普遍建立了老年人体育协会或分会、老年人科技工作者协会或分会、老年法律援助中心,基层农村和社区居委会基本建立了老年协会或农村红白理事会等群团组织,这些老年人各类组织在维权老年人权益、协调解决各种纠纷、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服务党和政府以及基层的中心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宜丰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全县投入不够,硬件建设有待加强,供养对象的生活补助标准偏低。近几年来,农村敬老院的建设虽然有较大的投入,但发展还很不平衡,偏远山区敬老院硬件建设还比较落后,有的生活设施还不够齐全,如空调、取暖、热水、安全设施、庭院建设等;因物价连年提升,供养对象的生活补助标准增长与物价上涨不成正比,因此要改善老人的生活还有待努力。

  二是现有敬老院、福利院、光荣院“三院”从业人员的素质偏低,管理和服务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农村敬老院管理和服务人员都是年龄在50岁左右人员,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较普遍,93名从业人员中仅18名同志接受过专业培训。县福利院、县光荣院的情况稍微好些,但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数量、所具备的专业能力等与县城中心的人口城镇化、老龄化和失能化需求仍有较大距离,全县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人数还不高。

  三是全县基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数量较少,服务项目还比较单一。按照95%左右居住家中老年人需依托社区和家庭以外提供服务而安度晚年生活计算,现有城乡49个基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是偏少了,加上这些站点缺乏专业和相对固定的养老服务人员,虽然向老年人承诺了服务内容和服务项目,但实际上真正提供给老年人的却较单一。现主要是偏重解决老年人文体活动需求,而上门送餐、日间托老、换洗衣物、心理疏导、保健康复等服务项目还落实得很不正常。

  四是全面开展舆论宣传还不够,传统养老观念还未得到大的改变。由于县域内没有形成规模、规律化的宣传阵地,也没有坚持做好深入浅出、朴素易懂的敬老、爱老、为老服务的宣传活动,加上数千年来的养儿防老传统观念使人们普遍认为只有没儿没女的人才会进养老机构,如果谁的父母、长辈进了养老机构,就会认为不孝,会被他人谴责,老人自己也会觉得脸上无光,这些使得不少有养老服务需求的老年人也无法主动接受服务,也就无法培养出长效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

  五是民办养老机构普遍的投入大、回报慢、效益低和政府支持不足等而难以壮大发展。根据江西省政府、宜春市政府相关政策规定和要求,宜丰县还没有要出台本县具体的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建设的如供地、税收、信贷、奖补等优惠政策。由于入住老人支付能力有限,进入市场化运营的民办养老机构很难拓展活力和空间。加上入住老人偶尔的意外伤害事件,也引发民办养老机构和老人家属之间的矛盾纠纷,常常给其他的入住老人带来负面影响。不少入住老人需要一定的专业化服务,但缴费低而民办养老机构又无法垫支聘用专业护理人员等,带来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缓慢。

 

  三、几点建议

  为切实做到到建党100周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宜丰县提出到2020年全县规划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2个,其中机构类项目1个,居家养老日间照料看护中心1个,届时建设规模55460平方米,新建床位2494张,需总投资6793万元(含向中央申请资金4408万元,本地需配套资金2054万元,还需社会资本投入908万元)。这在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的情况下,仅剩6年左右时间,如何使宜丰县数万名老年人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安度晚年幸福,建议如下:

  一是继续加大投入,兜好底线。继续加大资金政府投入力度,不断完善“三院”硬件建设,改善供养老人的居住条件,提高膳食标准。主动向国家、省、市三级的宣传和争取资金支持,对农村敬老院进行改扩建,增加床位,增强供养能力;提高补助标准,提高供养老人的居住和生活水平,以吸纳更多老人到敬老院来养老。要制定养老事业经费增长比例与财政收入增长相协调的长效机制,确保政府兜底工作切实到位。

  二是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综合水平。要让老人生活得舒心、开心、放心,提升养老服务中各类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是关键因素。建议参照农民工培训就业模式,对农村敬老院等从业人员开展全面免费的专业培训。

  三是加大政策支撑,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壮大发展。建议县政府要尽快出台专门文件,对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等给予用地、税收、信贷、用水、用电等方面的政策扶持。财政资金主要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养老机构等从业人员报酬给予资助。

  四是政府和养老机构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大力宣传,引导社会转变传统的养老观念,让全社会都来关心、重视和参与养老服务事业。让空巢老人乐于到敬老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接受服务、享受服务。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