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养老服务驿站连锁化率已达80%
作者:   来源: 北京商报  2019-10-12


  1012日,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根据《报告》,截至2018年底,北京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经增长至349.1万人,同比增长4.7%,增速高于同期户籍人口。就此,去年北京加速完善“三边四级”养老服务网络,截至去年底,全市已建成养老机构55家,累计运营526家。与此同时,作为深入社区的居家养老“总服务台”,同期北京养老服务驿站已建成运营680个,80%完成连锁化运营,“多家企业、社会组织实现驿站连锁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运营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北京市老龄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北京60岁及以上长住老年人口364.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6.9%,同比增加6.6万人;同期,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3491万人,占户籍总人口25.4%。整体来看,2014-2018年,北京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总量从296.7万人上升到349.1万人,增加52.4万人;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户籍总人口比例从22.3%上升到25.4%

  为了应对北京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按照“9064”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目标,北京市构建了“床边、身边、周边”的“三边四级”养老服务网络。《报告》提出,在社区层面,养老服务驿站被视作是本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总服务台”,就近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呼叫服务、助餐服务、健康指导、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服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北京已建成运营680个养老服务驿站。其中95%的养老服务驿站设施由政府无偿提供,80%养老服务驿站完成连锁化运营。上述市老龄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由运营商对于多家驿站进行连锁化运营,可以便于各个驿站之间相互协调、补充资源,丰富同一驿站连锁品牌下的服务、产品供给种类,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据统计,包括养老服务驿站在内,去年,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累计开展居家辐射服务208万次,累计服务时长达584万小时,其中助餐服务开展次数最多,占总服务次数的47.1%

  ”除了驿站之外,在市、区层面建设的两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作为全市和区域养老服务的运行枢纽与指挥平台,集成了区域专业化资源。”市老龄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本市9个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已建成运营。而在街乡层面,为支持社会力量建设街道(乡镇)养老照料中心,各级财政最高补助450万元,使其具备机构养老、居家助老、社区托老、专业支撑、技能实训、信息管理六大功能,实现机构、社区和居家三类服务相互依托、资源共享。据悉,截至2018年底,全市已建成养老机构550,累计运营526;扶持建设街道(乡镇)养老照料中心275,累计运营192个。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