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培训 > 动态
人员缺口大,多管齐下助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
作者:   来源: 中国商报  2019-10-25


  养老护理员是指从事老年人生活照料、护理服务工作的人员。据了解,国内现有养老护理从业人员仅30万,远不能满足日益庞大的家庭照护需求。为适应养老服务的新要求,近日,人社部、民政部联合颁布实施《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

 

  多管齐下助护理员队伍建设

  为破解养老服务业面临的人才流失率较高的发展困境,2019年版职业技能标准将养老护理员的等级由原来的四个修订为五个,分别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以及一级/高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为新增等级,旨在畅通养老护理员职业发展通道。

  据了解,在《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1年版)》中,对国家初级职业资格的申报要求为,具备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或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两年以上。此次标准规定将该要求改为,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一年(含)以上或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学徒期满。不仅降低了对初级工的认定要求,还为相关职业从业人员进入养老护理员的队伍打开了准入之门。

  “根据其他职业与养老护理员的关联性,规定护士、家政服务员在申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时,其从业年限可视为养老护理工作的从业年限,为相关职业从业人员转型发展为养老护理员提供路径。”国家民政部养老服务司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表示。

  在受教育程度方面,新版职业技能标准将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要求从初中毕业变为无学历要求,自此,养老护理员入行将实现学历的“零门槛”。

  此外,针对老年人对居家及社区照护的巨大需求,新版职业技能标准在养老护理员各职业等级中新增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等的工作内容及技能要求。增加失智老年人照护要点与沟通技巧,满足养老服务的发展要求。同时,将“能力评估”和“质量管理”纳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的新增工作内容,提高高等级养老护理员的管理能力。将养老护理员职业功能由原来的六项功能增至包括生活照护、基础照护、康复服务、心理支持、照护评估、质量管理以及培训指导七项功能。

 

  责任心更重要

  养老护理队伍人才缺乏是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北京市石景山区某养老院工作人员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养老院虽有护士,但并不负责老人的生活护理,目前这家养老院仅有两名常驻护理员照料老人的日常起居。一人照料多名老人,工作负担极重。该养老院虽有再招聘护理员的意愿,但一直无人报名。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负责人此前曾表示,民政部将通过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构建鼓励养老护理员从业的政策措施、加强养老护理员信息信用管理、建立养老护理员褒扬机制等措施,加快培养养老服务人才,增强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吸引力。

  新修订的《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是指导养老护理员培养培训、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规范养老护理职业行为的依据。然而在走访过程中,中国商报记者发现许多家政服务人员对养老护理员的概念及等级评定十分陌生。

  “与老人的个人情况匹配、脾气秉性相投是决定老人对服务是否满意的关键,否则再专业的服务人员作用也有限。”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南路某家政公司工作人员表示,老人怀疑保姆偷东西、老年痴呆患者打骂保姆等现象在工作中屡见不鲜,照料老人的重点是能使老人开心、顺心,因此家庭保姆的性格很重要,包容性强的保姆对老人的忍耐性更强、更为宽容,与是否有“证”关系不大。

  上述工作人员认为,有“证”也不意味着以专业。“这一行业目前仍不太规范,相关资格证含金量不高。例如护理证,只要在某医院有过护理经历就能从该医院处获得;即使没有经验,仅参加考试也能获得相关证书。还有许多家政公司打着培训的旗号,声称交钱即可拿证。”

  前述养老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养老护理员必须经历相关培训并持有护理资格证,但持证人员并非都经验丰富。获得证件容易,实际工作不易。护理老人的委屈不少,这对养老护理人员的个人素养有较高的要求——对待老人要包容,为老人清洗、翻身、换床单等工作不能拖延,保证老人干净整洁不受罪。“这些更依靠护理员的良心和责任感。”她说。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