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把老龄化压力转化为新动能
作者: 斯涵涵  来源: 舜网  2019-11-18


  座位不够用、报名排长队、熬夜抢名额——这不是在抢购降价商品,而是部分老年大学招生时的情景。据1112日《人民日报》报道,提供书画、摄影甚至英语培训的老年大学正在成为很多老年人的“时髦选择”。

  老年大学“一座难求”,说明老年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性需求。

  老年大学帮助老人们增长见识、掌握技能、更新文化,还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让老人们的生活从无所事事变得非常充实。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不仅实现了老年教育资源的下沉,也盘活了养老服务资源和各类文化教育资源。可谓是一举多得。

  然而,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共有超7.6万所老年学校,包括参与远程教育在内的老年学员共有超1300万人。相比2.5亿的老年人口总数,老年大学需求潜力十分可观,供需缺口也很大。经济发达地区优于经济欠发展地区、东中部优于西部、内地优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老年教育的这种不平衡格局亟待化解。

  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专门就“大力发展老年教育”作出部署:优先发展社区老年教育,建立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三级社区老年教育办学网络,方便老年人就近学习;建立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各类教育机构通过多种形式举办或参与老年教育,推进老年教育资源、课程、师资共享,探索养教结合新模式,为社区、老年教育机构及养老服务机构等提供支持;积极探索部门、行业企业、高校所举办老年大学服务社会的途径和方法。这是政府正视民意、关爱老年群体、解决实际养老问题的良好开端。

  最美不过夕阳红。办好老年大学,促进文化养老,老年大学不单关乎老人,也关乎家庭的和睦、社会的进步。各级政府要重视民生诉求,加大财政资金、场地、师资支持,积极发展文化养老等多元化养老模式,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开展老年教育,尽可能吸引社会资本、社会力量兴办老年大学,鼓励支持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等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举办老年大学、老年学校、老年课堂。

  同时,支持开放大学举办“老年开放大学”或“网上老年大学”,尤其是要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远程老年教育,满足广大老人们的学习需求,保障老年人受教育的权利,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让更多的老人们走进老年大学,书写美丽“夕阳红”,把老龄化压力转化为创新、发展的不竭动能。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