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19长三角智慧养老发展高峰论坛上的万年埠声音
作者:   来源: 人民网  2019-11-19


  1115日下午,合肥市包河区万年埠街道党工委书记许春雨参加2019长三角智慧养老发展高峰论坛,讲述《智慧养老幸福万年》万年埠街道社区养老建设工作。

  合肥市包河区万年埠街道依托街道、社区“两级”服务中心,构建三级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探索打造“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融合养老”的新模式,为辖区老人提供全方位、系统化的健康养老服务,真正打通服务居民的最后一米。联合安徽八千里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乐庭健康养老产业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打造,目前已建成1个街道级平台、1个社区级中心、1个小区级服务站。在具体工作推进层面,万年埠街道主要是采取了以下四点措施。

  

  建立”三级“智慧养老服务体系

  主要建设了以街道调度指挥平台为统筹监管,社区智慧养老指导中心为落地实施,各个小区智慧养老服务站联动的“三级”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街道智慧健康养老调度指挥平台。主要作用是3个,一个是实现老年人信息建档、健康信息采集、评估、分析;第二个是养老资源的整合、调度;第三个实现对智慧养老服务过程的全方位监管。

  社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中心。包括智慧建档区、慢性病管理中心、中医养生保健区、老年用品租售中心、生活服务区、老年活动区等功能区域。

  小区智慧养老服务站。充分利用小区架空层,整合多方资源,依托“一米阳光”党群服务站,围绕老人需求,另设四大功能,即养老驿站、健身休闲、健康课堂、有声阅读空间,打造一体化的为老服务前沿阵地,将智慧养老服务送到居民身边,打通服务老人的最后一米。

  

  建立两大服务模式

  首先是建设兜底服务模式。把地方政府的责任履行到位,切实解决好特殊老人(包括重度残疾人)“孤、困”的问题,把民生底线守好、把牢,优先向他们提供智慧化套餐服务,主要包括健康体检、血压监护、血糖监护、安全监护、紧急救援等服务,并通过系统有效的融合,形成线上线下闭环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切实履行好政府的兜底责任。

  其次是引入市场运营管理模式。通过市场化方式,整合服务资源,成功引入8家知名养老企业,提供专业运营管理,其中1家国家级智慧养老示范企业、1家省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1家上市公司,建立“社区+企业”多方参与的运营管理模式。

  在引入专业企业同时,为了规范企业运营,提高服务标准,制定养老服务标准化体系。体系包含了助餐服务、护理服务、营养配餐服务、医疗陪护服务、养老机构服务、体检服务、生活照料养老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旅居养老服务等服务,标准包括服务类型、服务要求、安全卫生管理要求、从业人员要求、档案管理要求等及客户投诉规范等内容。

  建立养老生活服务名录库,完善养老生活服务供应商引入、评价、考核与退出机制。目前已引入皖之旅、靓妈家政、乐庭优养、爱康护4家专业养老企业。

  

  打造两大核心特色

  一是针对老龄群体患慢性病比例高的现状,打造全省首个智慧慢性病监护服务管理中心。

  在智慧慢性病监护服务管理中心,主要提供了六大类服务,分别是疾病的成因分析、健康指标的实时监测、全科医生的分级管理、精准用药筛查、绿色就医通道、康复护理服务。

  在中心里,重点设置了四大功能区,分别是:健康建档评估区、家庭医生工作室、患教课堂、前沿医疗服务区。

  第二个核心特色是,针对养老辅具产品匮乏、老年人用品价格高、没有获取老年用品通道,同时,为老服务企业也缺乏顺畅的营销渠道,为此,我们精心打造了全省首个智慧健康养老用品租售中心。

  在这个中心,通过空间资源整合,打造了智慧养老产品展示、智能辅具展示、智能体验、租售商城四大功能,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来满足不同层次老人的养老需求。

  

  组建三支服务团队

  整合各方面资源,建立了专业服务、志愿服务、互助服务三支服务团队,为老年人提供贴心、暖心、爱心服务。

  下一步,万年埠街道将秉承“立足万年埠、服务合肥市、辐射安徽省、融入长三角”的理念,不断优化服务内容,让我们的服务更精准、更优质、性价比更高,真正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实现“智慧养老幸福万年”的愿景。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