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每个街道将至少配套1处为老服务综合体,老年人可在家门口享养老服务
作者: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19-12-24


  今后,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可以不用去养老院,通过互联网在家就能享受到助餐、助洁、助医、远程照护等服务。昨日,武汉市召开第十七次全市民政会议,提出纵深推进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探寻“大城养老”破题之法。集成推行智慧居家养老新模式,打造“家庭养老院”。到2025年,每个街道至少拥有1处为老服务综合体。

  武汉市提出试点建设“虚实互通、家院互融”的养老新模式——“家庭养老院”,是指借助互联网、定位和传感技术、手机APP等设备,将机构养老的专业养老服务配送到老人家里。截至今年7月份,武汉已建成8个区级统分结合平台、54个服务网点,签约各类线下服务商1800个,为3.3万名政府补贴老人、近50万名社会老人提供“三助一护”服务(助餐、助洁、助医、远程照护)等居家养老服务。

  在江岸区东方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一面约30平方米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社区二十多户老人的情况。空巢、独居老人在家遇到困难,只需向家门口的摄像头挥挥手,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上门解决。

  家住汇龙花园的王婆婆身体有点不适,通过屏幕,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视频连线,开展医疗问诊。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里,失能照护室、助浴室、心理咨询室等线下功能室一应俱全,老人及家属可在手机客户端简单操作,通过提前预约便可享受居家养老服务。

  互联网化的“家庭养老院”,让老年人在家中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就可享受到专业照料、看护支持等服务,较好地解决了高龄、空巢、半失能及特困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难题,也显著节约了老人、企业和政府的投入成本。

  今年年初,武汉市民政局发布的《2018年武汉市人口老龄化形势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7.94万,占总人口21.27%2009年至2018年的十年来,武汉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增加了66万人。

  面对银发浪潮,武汉市民政局表示,将纵深推进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探寻“大城养老”破题之法。集成推行智慧居家养老新模式,打造“家庭养老院”。探索试点人工智能养老实验,持续增加普惠养老床位供给。打造武汉养老服务骨干网。到2025年,每个街道至少拥有1处为老服务综合体,每35个社区拥有1个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的专业服务网点,中心城区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农村覆盖行政村80%以上,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达到60%以上,不断完善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有效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