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政府掏钱老人拿券支付 开发区探索新养老模式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保姆”每天上门为老人们提供打扫卫生、洗衣等1至2小时的家政服务,空巢及困难老人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养老服务,费用由政府出资。昨日,记者从开发区民政局获悉,新的居家养老模式将向老人发放服务券,老人每天根据服务员的工作表现支付服务券,藉此提高服务质量。
 
    151名老人享养老服务
    目前,开发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约38000人,占全区户籍人口的12%。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服务问题日趋严峻。开发区推出居家养老服务,通过公开竞标方式,择优选择了两家社会机构承担服务,“免费”服务员每天上门为困难老人们提供打扫卫生、洗衣等1至2小时家政服务,首批151名老人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养老服务。“既减轻了困难家庭的负担,又满足了老年人的生活服务及精神文化需求。”开发区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工作人员蔡琴说。
 
    服务人员上岗前培训
    “根据最初的居家养老设计模式,虽然是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择优选择了有实力的社会机构提供服务,但在监管方面却没有明确责任,两家社会机构在提供服务时间、服务质量上打了折扣。”蔡琴说,前期出现的弊端“倒逼”政府转变养老服务模式。
    经过多次调研,开发区民政局推出新的居家养老模式,仍在政府出资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基础之上,但承担服务的社会组织数量会逐渐增多,由各街道委托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或家政服务公司,与之签订委托管理服务协议,时限一年。同时,服务人员也必须持证上岗,经社区推荐,由委托的社会服务机构进行岗前培训,持健康证、工作证方可上岗。
 
    老人看质量给“钱”
    为使服务不再“打折扣”,开发区民政局还每月向自理老人、半自理老人、不能自理老人分别发放30小时、45小时、60小时相应额度的服务券,老人每天根据服务员的工作表现支付服务券,服务员凭服务券到服务机构领取相应报酬。“这样一来,将竞争机制引入了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之间,将街道和社区成为了服务人员的推荐者和监管者,积极性都大大提高。而且老人手中的服务券直接决定着服务人员的收入,服务质量也有了保障。”蔡琴说。
 
    (来源:青岛新闻网)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