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政府买来“金拐杖”居家养老有保障
作者:   来源: 闽南日报  2020-10-09


  下午4时许,住在龙文区步文街道石仓社区的林熟老人和往常一样,慢悠悠来到社区老年人照料中心,和几位街坊邻居唠起家常。过了一会儿,照料中心的电视机传来欢快的广场舞音乐,林熟老人赶忙走到前排,和周围20多名老人一道,跟着电视画面挥舞双手,嘴上还时不时地跟着唱两句歌词。

  “老人家现在都闲在家里,我巴不得每天都叫上邻居一起来跳上一段呢!”林熟老人乐呵呵地说。老有所乐,是这位81岁老人的日常生活写照。而在老人旁边,为老人搬椅子端茶水的,是一群穿着印有“禾康智慧养老”红马甲的工作人员。老人们每天的广场舞活动,便是由他们组织发起。

  养老是刚需,老龄化问题也是小康路上绕不开的话题。2016年10月,漳州市民政局以龙文区作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养老服务的方式,引进禾康智慧养老服务中心项目。通过建立线上信息化运营中心,线下建立社区服务网点的模式,为辖区内60周岁以上的特殊供养人员、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员、重度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计生特殊家庭成员及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等七类对象提供紧急救援、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等服务项目。2020年1月,政府对居家养老服务进行扩面,从原来服务80周岁以上老人拓展延伸至75周岁,为全区近六千名老人提供全方位的线上、线下养老服务。

  石仓社区老年人照料中心的店长郑艺美介绍,石仓社区是周围村庄的拆迁安置小区,像林熟这样的老人有近两百人。自从禾康智慧养老项目入驻后,老人的活动丰富了起来,其中广场舞是最受欢迎的一个项目,“一开始安排老人们一天一跳,后来大家跳上瘾,纷纷要求一天跳两次。照料中心也比以前热闹多了。”

  除了组织活动,漳州禾康智慧养老服务中心还为服务对象免费提供一部可一键求助的手机,并由政府“买单”,提供包括线上的每人每月20元基础信息服务及线下每人每月50元/90分钟的实体服务。漳州禾康智慧养老产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蔡水松介绍,此前的集中养老模式往往因床位少、入住门槛高、价格高、老人不易适应等弊端导致受益人群较少;而居家养老,则让老人在最熟悉的环境下,通过一部手机、一个按键,就可以实现助洁、助餐、助浴、助聊、助医、助急等服务,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龙文区民政局二级主任科员郭文全告诉我们,目前龙文区建有9所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覆盖所有街道;12个村全部建有农村幸福院(园)。这种无需百姓花钱、全部由政府兜底的居家养老模式越来越受到老人接受和欢迎。2019年,市民政局通过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进行评估,龙文区线上电话抽查满意度达99%,线下实体服务上门抽查满意度达99.78%。

  如今,通过政府购买的“金拐杖”,越来越多像林熟一样的老人,在家中便可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过上颐养天年的小康生活。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