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出台公共服务适老化改造提升10项行动
作者:   来源: 四川在线  2020-10-12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扫码点餐、在线挂号、网购车票、网约车出行等新技术新应用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

  但是,部分老年人不熟悉手机操作,不会使用自助设备,常常遇到不收现金、打不着车、没有健康码无法乘坐公交车等尴尬场景。作为最需要社会提供便利的老年人群,在新技术层出不穷,智能化、数字化让社会运转更加高效的今天,遭遇了一道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

  针对当前广大老年人群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遭遇到的“数字鸿沟”窘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主要领导就当前信息化浪潮下老年群体“数字盲”问题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拿出切实措施解决好老年人关心的、身边的困难问题。记者1011日从四川省民政厅获悉,由民政厅牵头组织专班,会同省直相关部门,从“坚持问题导向、分清轻重缓急、明确责任主体”出发,制定的《四川省公共服务适老化改造提升202010项行动及任务清单》正式出台。

  《10项行动及任务清单》紧紧围绕老年人群体最为关注的就医、出行、办事等“身边事”“烦心事”提出了“数字化养老应用试点示范行动、就医绿色通道优化行动、传统出行无障碍行动、公共文化设施便捷服务行动、金融机构网点适老化升级行动、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确认足不出户行动、老年人医保经办服务优先行动、居家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圈打造行动、老年人网络安全教育保障行动、智慧为老服务队伍培育行动”10项行动计划,全面实施公共服务适老化改造提升,着力消除“数字鸿沟”,让广大老年人群体真正享受到便捷生活。

 

  “10项行动计划”具体体现为:

  一是坚持场景优化。在养老保险的办理上,通过打通多部门数据资源,实现“寓认证于无形”,可“足不出户”确认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银行等金融机构推进营业网点无障碍设施改造,并可为因特殊原因不能亲临网点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办理服务。

  二是坚持环节通畅。优化老年人就医流程,医疗机构普遍建立老年人挂号、就医“绿色通道”;公共出行上,保留客运站售票、检票等人工服务渠道,公交卡、地铁卡充值网点均可人工办理。

  三是坚持创新引领。鼓励市(州)依托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基地开展老年群体数字化生活体验场所(中心)探索,全省试点建设60个智慧养老社区。

  四是坚持教育引导。省、市(州)、区(市、县)3级老年大学老年人积极开展老年人信息技术课程培训,首批培养学员10000人次,帮助老年人适应信息时代生活;实施“法治四川行”一月一主题暨“反诈骗·护万家”宣传活动,提高老年人网络防骗能力。

  目前,《四川省公共服务适老化改造提升202010项行动及任务清单》已印发各省直部门抓紧落地落实。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