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且看夕阳红温馨又从容——昌吉州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工作综述
作者:   来源: 昌吉日报  2020-10-26


  “轻点指、缓舒指、慢压指,先收大拇指,再伸小拇指……”109日,阜康市阜新街道文化路社区沙尼汗居家养老中心传出悦耳的音乐声,10多位老人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专注地做着手指操。

  这是昌吉州社区养老服务方式的一个缩影。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截至目前,昌吉州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23.05万人,占总人口的16.59%

  近年来,昌吉州党委、人民政府立足实际,因地制宜,聚焦老年人群实际需求,聚力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努力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养老服务方式从针对特殊困难老人的补缺型福利服务,向面向所有老年人的民生服务转变;养老服务形式从机构集中照料为主,向居家、社区、机构多层次、体系化发展转变;养老发展机制从政府举办为主,向放开市场、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发展转变。

  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15分钟便民生活圈”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社区服务的新方向。今年,昌吉州全力打造“15分钟宜居养老生活圈”,在半径约1公里、行程15分钟内,老人即可享受日间照料、居家上门、互助养老等服务,满足不同老人多层次、多方位的需求。这是昌吉老人生活的新蓝图,这样的“生活圈”正在逐步从美好愿景变为现实。

  

  日间照料让老人告别孤单

  “以前天天盼着孩子回来陪我。自从社区有了养老服务中心,我每天生活可充实呢!”家住阜康市雪莲花小区的张淑英是独居老人,她每天早上10点来到沙尼汗居家养老中心,看看报纸,和伙伴们聊聊天、打打牌。这样的生活让她很享受、也很满足。

  2017年,阜康市投入105万元新建一处活动场所,命名为“沙尼汗居家养老中心”,20多位不同民族的老人们在一起和睦相处、相扶相伴,组成了一个团结幸福的大家庭。

  “养老院挺好,但我不想去,希望能在家门口解决养老问题。”这是许多老人的心声。统计数据显示,90%以上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面对如此迫切的需求,社区居家养老势在必行。

  近年来,昌吉州在推进新建小区严格按照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和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进行建设施工的同时,把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拓展城区发展空间、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点,紧紧围绕“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这一主题,分类推进、完善配套、重点突破,不断提升小区老年人居住品质和幸福感。

  目前,全州有社区日间照料中心61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0家,城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综合设施全部到位。

  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人的社会责任。我州积极推广自治组织主导型志愿者服务队伍模式,营造孝亲、敬老的社会氛围。沙尼汗居家养老中心依托阜康市阜新街道文化路社区360多名志愿者提供日常照料、护理、定期义诊等服务,成为传播孝老、爱老传统美德的示范点;呼图壁县阿同汗志愿服务队为近300位老人提供无偿助餐、助洁、助医等多项助老服务,用行动践行和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

  

  互联网+让老人尽享便利

  马慧荣住在昌吉市建国路街道嘉顺社区,儿女不在身边,老两口身体都不好,就怕生病。去年9月,马慧荣的腿疾又犯了,起不了床,她拨打了一个电话,昌吉州福润金太阳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就迅速赶到,从一日三餐到打扫卫生、洗衣做饭,提供全程服务。

  “电话一打,服务到家”是昌吉州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探索“互联网+养老”的模式之一。

  2017年,昌吉州人民政府与中国联通新疆分公司签订了互联网+战略合作协议,依托新疆联通养老信息平台,由新疆阳光好儿女、福建福润金太阳两家养老服务公司托管运营,在玛纳斯县、昌吉市试点,上门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医、生活照料、养生保健、跑腿代办、陪伴、心理慰藉等80项实时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全方位居家照护服务。

  同年,玛纳斯县、昌吉市绿洲路街道分别被国家工信部、民政部、卫健委联合命名为全国首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基地(街道)。据了解,这两家公司投入运营以来,服务已经覆盖城镇17个社区,先后组织3.5万人次开展春节联欢会、生日会、文体会等活动;慰问退役老军人、孤寡老人近百名;为近6万人次提供近40项上门居家养老照料服务,服务满意率达98%以上。目前,这种养老服务模式已在全州推广,并逐步建立了统一的智慧健康养老平台。

  此外,昌吉州通过购买服务、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支持鼓励社会力量管理运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培育了昌吉市亚中家政服务、吉木萨尔县德邦家政、木垒县金手指家政等多家养老服务机构,向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医疗卫生、紧急救援、康复理疗、精神慰藉、家政服务、物流配送等居家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抱团养老让老人安度晚年

  下午的阳光斜照在树上,73岁的王翠英坐在吉木萨尔县三台镇羊圈台子幸福互助院里和老伙伴们说说笑笑,十分快乐。

  王翠英是第一批住进幸福互助院的老人,如今已居住5年了。说起住在互助院的感受,她反复提到一个词就是“方便”。

  50多间平房的互助院里生活着64名老人,都是三台镇居民,居住的房间有35平方米和41平方米两种户型,每户都配有厨房、水冲卫生间,院里还配建了活动室、健身房和娱乐室等公共活动区,老人们免费入住互助院,水费、电费按表计收,互助院内由专人管理。

  除了传统的社区养老方式,互助型养老方式更受推崇,也为居家养老提供了低成本运营和深度满足需求的系统解决方案。

  近年来,昌吉州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创建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大力发展政府扶得起、村里办得起、农民用得上、服务可持续的农村幸福院等互助养老机构,坚持“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工作宗旨,按照群众“自治、自愿、自保、自助”的原则,共建成村级农村互助幸福院280个,解决了农村孤寡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因伤因病丧失劳动能力老人和60岁以上贫困老人的集中养老问题。

  昌吉州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昌吉州将以第五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改革为契机,通过政府扶持、社会力量运营、市场化运作,加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养老服务人才评价体系,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综合服务能力,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互联网+”为手段、医养相结合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努力打造居家和社区养老“昌吉模式”,让每位老人都能乐享幸福晚年、老有所乐。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