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三地养老一体化未来可期,形成差异互补资源适配是关键
作者: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0-11-03


  中国自2010年迈入老龄化社会后,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12.57%,远超联合国规定得“老龄化社会”最新标准的7%,并预计在2030-2050年间,中国人口老龄化将达到高峰值。聚焦大湾区,粤港澳三地均面临不同程度的人口老龄化压力,而其中女性占比较大,且预期寿命较男性更长,致使粤港澳大湾区的女性养老问题更为突出。

  中宏保险近期与复旦发展研究院联合推出国内首份《中国女性养老与风险管理白皮书》,聚焦中国女性养老保障、准备和风险管理,并特别关注大湾区女性的养老风险。研究表明大湾区受访女性普遍对退休生活抱有较高预期,但其中近半数女性仍未拥有养老保险,保障覆盖率远未至理想水平,老年生活或面临较高风险。

 

  女性养老压力大,保险需求缺口显著

  宏观数据显示,香港、澳门和广东三地65岁以上人口比重均超过7%,面临不同程度的人口老龄化压力,其中女性养老问题亟待重视。分地区来看,香港的老龄化问题最为突出,2019年底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8%,其中女性占比达53.3%。澳门也呈现相同趋势,澳门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预计到2031年将攀升至19%,两性间女性占比更大,同时两地女性预期寿命均比男性高近6岁。而广东女性的绝对数量在2019年就已达到5,499万,大基数映射出的女性养老压力不言而喻。
 

  
数据来源:广东统计信息网,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
 

  根据《中国女性养老与风险管理白皮书》对大湾区女性的调查显示,大湾区受访女性的养老预期普遍较高,养老年预算加总的中位区间约24-48万元,但个人年收入中位区间仅20-39万元。若再考虑到退休后收入水平的下降,大湾区女性的老年生活将可能面临更高的财务风险。

  在对于未来养老收入来源的预期方面,统计显示,商业养老保险(60.94%)、房产(61.22%)和金融投资(61.50%)是被纳入考虑最多的三项,可见大湾区女性仍寄希望于商业养老保险作为老年生活的经济补充。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大湾区女性虽相较总体调研样本而言有较高的养老保险覆盖率(51.25%,总体为47.44%),但仍仅刚过半数,远未至理想水平。在东莞、佛山、广州和深圳这四座城市中,佛山和深圳女性的养老保险持有比例仅46.51%40.91%,情况堪忧。同时,大湾区女性的健康保障也并不乐观,区内健康险持有率均值为60.66%,低于总体样本66.15%的水平。其中广州女性54.64%的健康险覆盖率显着低于其他三城。
 

 

  尽管养老保障的现状差强人意,但大湾区女性对养老保险的配置仍显示出较大的需求缺口和潜力。经白皮书统计大湾区女性对各类保险的投入占家庭年收入的比重来看,养老保险占据首位(7.12%)。此外,通过调查女性愿意在保险上追加的投入占家庭年收入的比重作为需求缺口来衡量女性的潜在保险需求,经模型测算发现,大湾区女性普遍愿意在现有保险持有水平的基础上,加大对养老保险的购买,且在纳入调查的所有保险种类中,养老保险的需求缺口最大。

  


 

 

  一体化养老渐形成,第三支柱配置加持无忧养老

  考虑到粤港澳在基础设施、人才资源和产业发展经验方面拥有较强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协同发展养老服务业产业或可解决粤港澳大湾区女性的养老问题。在区内促进养老资源和需求的更高效匹配是大湾区养老一体化发展的关键。一方面,广东丰富的基础设施可与港澳相对缺乏的医疗硬件形成补充。受限于地理条件,港澳面临基础设施供应与老龄人口猛增的双重压力。而广东在基础设施供应方面则具有较大优势。另一方面,港澳丰富的资金和技术资源,对提升行业生产效率与养老产业经济结构升级、促进技术革新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养老一体化已受到中央的强力支持和各部门的积极配合。推动养老服务、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障的合作已成为大湾区养老的发展重点。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将有利于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社会保障体系的统筹化发展,降低区域内社会保障不平衡的状态,推动健康养老服务要素的有效流动,促进跨境保险和养老服务的合作,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社会保障一体化。

  而第三支柱商业保险有望在整个养老一体化上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大湾区女性对退休生活有着较高预期,在退休后若想实现预期生活水平,在第一及第二支柱的基础上,仍需依赖第三支柱商业保险配置保障杠杆,为自己的经济保障和养老生活提供更多弹性。

  中宏保险首席执行官张凯表示:“中宏保险与复旦发展研究院的战略合作已迈入第二年,我们对女性养老和健康持续关注,今年则重点聚焦女性的养老风险。调查发现女性的养老准备仍有较大差距,我们期望借此研究唤醒广大女性对风险管理和保障配置的关注。为应对养老所要面临的多重挑战,我们建议女性尽早筹划、谨慎评估风险保障缺口,动态调整养老规划,理性选择养老金融工具作为补充,放大保障杠杆,加大保障力度,有效弥补退休后的生活保障缺口,进而实现无忧养老生活。”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