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揭晓首批50名金牌养老顾问,打造有温度的养老服务
作者:   来源: 劳动报  2020-11-19

 

  养老顾问:老年朋友的“贴心人”

  虹口区凉城街道的王老先生最近遇到了一件特别急的事情。原来王老先生退休在家,一直是老伴做饭,但最近老伴脚扭了,自己尝试做过一次,但实在是手忙脚乱,只能让老伴继续做饭。看到老伴一瘸一瘸地去烧饭照顾自己,特别不是滋味,社区食堂离自己家也很远,看到街道的“养老指南”说什么要80周岁以上才能申请助餐,感觉彻底没方向了,便向街道的养老顾问求助。

  养老顾问马伟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和他取得联系,告知社区助餐在有特殊情况时,可以安排送餐上门作为过渡;同时街镇目前设立了很多助餐点,王老先生家附近的第三市民驿站就是其中一个,他可以填写申请表以后,前往自行取餐,这个是没有门槛的。并且现在驿站内设有日托,有简单的康复理疗,可以前去咨询了解,这样阿姨中午可以在那里吃饭,晚上再安排助餐上门。王老先生听完说,“原来社区现在的为老服务想得这么周到了,真的谢谢了,现在就去联系居委申请助餐”。

  民政部门于2018年创新推出“养老顾问”制度,由专人面对面为市民提供政策咨询、资源链接、个性化养老方案定制等服务,提升民生服务质量。此次上海市养老服务发展中心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第一届“金牌养老顾问”推选活动,全市共2200余名养老顾问参与,通过2个多月激烈角逐,经过各区推选、综合评审等环节,50名“金牌养老顾问”脱颖而出。

  养老护理员:老年朋友的“守护者”

  为鼓励养老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勤思考、勇创新、争卓越,展现自己在护理过程中的新突破、新想法,提升护理质量与效率,市养老服务发展中心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我为养老护理献一计(技)”作品征集活动,动员护理员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思广益,积极探索推动养老护理工作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由于肢体功能的退行性变化,高龄失能老人对各类辅具的依赖度以及需要使用安全保护带的概率不断增加,轮椅老人这一群体的数量也越发庞大。老人在使用传统保护带时容易产生前倾、侧倾等情况,尤其是一些认知症老人,情绪的波动使他们常常出现想要挣脱保护带的情况。

  此次“我为养老护理献一计(技)”获得第一名的正是来自市第四社会福利院打造的一款集压力传感、蓝牙传输、智能报警、中药安神于一体的新型安全保护带——“安馨智护带”。

  这对护理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仅能有效预防护理风险,降低人力消耗;还能监测护理盲点,减轻护理压力;同时能舒缓老人情绪,营造舒适氛围;并能强化风险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此外,管理层还能通过智慧养老平台的老人管理子系统抓取护理安全大数据,发现日常服务和管理中的薄弱点,及时建立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全面监督风险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

  据悉,此次获奖作品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关注为老年人服务的,如床头量角器;二是关注护理员本身的,如关注护理员的心理健康开展互动沟通共情支持;三是提高工作效果的,如“五看一听”工作法在养老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这些作品既有实用性、创新性、技术性,也体现出人文关怀。在养老护理员们的心里,服务不只是完成一件事,而是让老人更好的生活、舒适的生活。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