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城养老”40多年的成功经验,都写进了这部法规里
作者:   来源: 周到上海  2020-12-30


  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截至2019年,本市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18.12万人,人口老龄化率为35.2%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老年人口81.98万人,占全部老年人口的15.8%。

  深度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以及伴随而来的失智失能老年人群照护矛盾,上海如何应对?

  1230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自2021320日起施行。

  “市人大常委会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及相关法律,结合本市在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医养结合、社区嵌入式养老、长期护理保险等制度创新上的实践制定了本条例,为探索实践符合超大城市特点的‘大城养老’之路提供了法治保障。”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丁伟表示。

  《条例》突出了政府“保基本”的职责定位,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养老服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健全开放、竞争、公平、有序的养老服务市场。

  对于养老服务设施供给的刚性要求和具体指标,《条例》做出了明确规定,并规定了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及用地保障的具体制度。

  《条例》分设专章对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的内容和要求作了具体规定,并着力推动各类养老服务协调发展和融合发展,对城镇养老服务、农村养老服务、互助性养老服务、家庭照顾者支持服务、养老顾问服务、异地养老等均作出相关制度安排。

  对于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培训和继续教育以及有关禁止行为等,《条例》作出了规定,并明确了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薪酬等级体系及相关待遇保障等。

  《条例》设立了“长期照护保障”专章,据市民政局二级巡视员陈跃斌介绍,这是本次上海立法的首创,主要聚焦老年人群中对养老服务有刚性需求的一个群体──长期失能(含失智)老年人。

  《条例》对长期失能人员获得长期照护保障设定了相关规定。在对象上,老年人要通过统一需求评估,包括入住政府举办的保基本养老机构需达到一定照护等级。在内容上,主要有长期护理保险和养老服务补贴制度。

  “长期护理保险于2018年起在全市范围内试点,目前继续深化试点,养老服务补贴主要是针对困难老年人,由政府为其购买养老服务。”陈跃斌说,“《条例》旨在通过制度性安排,为他们持续享受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提供保障。”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