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静,龙华区政协委员、深圳市龙华区厚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理事长,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
2016年以来,马静和她的团队在深圳市养老服务、智慧健康科技、社会工作方面做出诸多创新性探索和贡献:带领技术团队自主研发打造“智慧养老云平台”,探索实施“老幼共托”的产业运作新模式,成立龙华区晚晴苑养护院和龙华区福苑贝贝幼儿园,推行养护结合、老幼感情互补、孝道文化教育等多形式服务,致力让银发一族生活不空巢、不空心。
互联网+打造精准养老服务新模式
2015年10月,马静来到深圳创业。彼时,深耕养老服务行业已有13年之久的她,来到深圳后通过入户走访等形式,摸清深圳老年人口特点和需求,并创立厚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短短5年,将其发展为深圳市社区养老服务面最广、数量最多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目前,该中心已签约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覆盖龙华、龙岗、光明三区。
马静说,在前期摸排调查中,发现很多养老机构缺少透明度,服务和需求常难以精准对接。2016年,她带领技术团队自主研发,打造功能全面、数据强大的“智慧养老云平台”。在“智慧养老云平台”客户端的电子保姆系统中,老人可专享一对一地定制服务,小到一碗粥,大到24小时贴身陪护,事无巨细,一应俱全。除了日常生活,平台还能与医疗结合,通过智能拐杖、智能手表,随时监测老人身体状况,产品配有定位功能,发生意外可通过智能设备一键求救。
如今,这个平台已与1000多家服务机构合作,在龙华区、光明区、宝安区及龙岗区得到有效应用。
同理心细心捕捉老人每个细微需求
作为一名“养老人”,马静有两句口头禅。
第一句是:“小孩子是小宝贝,老人就是老宝贝。”每次说起老人,马静都称他们为“老宝贝”,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老人。
马静认为,老人和婴幼儿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两端,两者的培养和照护都非常重要。厚德世家在养老产业中植入幼儿服务,2019年12月,中心实施“老幼共托”的产业运作模式,成立龙华区晚晴苑养护院和福苑贝贝幼儿园,施行养医结合、老幼情感互补、孝道文化教育等多形式的服务。在晚晴苑养护院,只要尚能下床活动的老人,每周一都做一件事——下楼,和楼下幼儿园的孩子一起升旗、唱歌。
第二句是:“做好养老服务,需要很强的同理心。”马静说,在晚晴苑养护院,每一个从业人员都要学会捕捉老人每个细微需求,不管需求有多细,都要尽量满足。
“我们对老人的照料,不仅停留在疾病和身体上,更要关注老人更深层的想法。”马静说,每天要让老人进行适当运动,能行走的,不能一直坐轮椅,能起身的,不能一直卧床。老人常遗忘事情,马静及其团队就一遍遍耐心重复,通过不断重复加深记忆;为让老人有归属感,他们会在老人的房间,放置与老人过往经历相关的物件,关联老人的记忆。
作为最年轻的一线城市,深圳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马静说,她愿意做“老有颐养”的探索者,带领团队进一步探索适合深圳移民城市特点的养老服务模式,并通过综合基地建设,培育一批优秀的照护师,进入社区和家庭,让有需要的老人拥有健康尊严快乐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