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暖心服务解决“数字鸿沟”老年人就医更便捷
作者:   来源: 西海都市报  2021-02-24


  202011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从政策层面打破技术隔阂,实现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如今,全社会在帮助老人迈过“数字鸿沟”,为他们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今天起,本报推出“聚焦智慧助老”栏目,通过记者实地探访、专家解读等形式,展现各界对老年人的关怀,呼吁全社会形成敬老助老的友好氛围。

 

  门诊绿色通道惠及老年人

  220日一早,青海红十字医院门诊部,一位60多岁的患者因不会使用健康码而着急不已。“阿姨别急,您可以从这边老年人通道进入。”在医护人员的引导下,老人拿出身份证,通过人工测量体温等一系列程序后,顺利进入医院。

  从2020年开始,青海红十字医院针对不会使用健康码的老年人,开通了老年人门诊绿色通道。

  在医院就诊的一位老人感慨:“我们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扫不了健康码,现在医院安排专人帮我们解决这些事,为我们看病解决了难题。”

 

  适老服务让就医更便捷

  222日一大早,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大厅,77岁的武大娘手里提着检查资料转来转去。“大娘,您要挂什么科?”看到武大娘焦急的身影,导诊护士小李主动上前询问。

  “我想挂个眼科专家号,可是挂号窗口排队的人太多,自助机我又不会使用,真不知道如何是好。”“您带身份证了吗?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直接到一号窗口挂号,不用排队等候,我带您过去。”

  针对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挂号就医方面遇到的困难,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设置了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对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设置优先就诊程序,分诊系统和药房系统自动联动,让老年患者在需要时可以享受优先渠道,缩短等候时间。此外,医院还为无家属陪同的老年患者提供导医全程陪服务和免费轮椅。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省城很多医院保留了人工窗口,满足老年人现场挂号的需求。

 

  努力让老年人就医更舒心

  省城各医院在做好“绿色通道”和适老服务的同时,通过各种措施帮助老年人在就医过程中逐渐熟悉、掌握智能技术,从而让他们享受到智能化带来的便利。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大厅和门诊楼各楼层均安放了自助机,患者可以通过自助机预约当日或者7天之内的号源,还可以通过自助机缴纳医药费。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部副主任朱雅楠说,智能自助终端设备对年轻人而言操作很便捷,但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就有点困难。因此,医院安排专人值守自助机,帮助有需要的患者完成挂号、缴费、打印检查报告等操作。如果遇到没有预约就到医院就诊的老年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还会帮他们现场操作预约当天剩余号源的门诊号。此外,在医院导诊台前、候诊区域等患者经常停留的场所,医护人员利用闲暇时间会主动上前教老年人如何使用微信挂号。

  “绝不让一位老年人因不会运用智能技术而挂不上号、看不了病,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身处‘数字化时代’的老年人就医会越来越便捷、越来越舒心。”朱雅楠说。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