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以服务的“温度”打通最后一公里,助力“银发一族”跨越“数字鸿沟
作者:   来源: 中国徐州网  2021-02-25


  随着我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智能技术已经渗入了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信息化带来的快捷和便利。但是,一些不会使用智能技术的老年人却遭遇了不便与尴尬。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已成为社会共识和聚力的方向,让老年人在养老服务领域能用、会用、敢用智能技术,江苏省徐州市通过一系列措施,在最后一公里处下功夫,通过提升服务的“温度”,帮“银发一族”跨越“数字鸿沟”,让更多老年人感受社会关怀,收获信息化发展中的幸福感。

  

  文化机构:积极为老年观众提供便利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留在江苏徐州异地过年的张大爷在徐州博物馆里,认真的对徐州的历史文化知识好好的“学”了一课,而同以往需要提前在线预约参观相比,62岁的他只需要随身带上一张身份证,就能“畅通无阻”。

  据了解,虽然按照疫情防控的规定,徐州各大文博场馆施行线上预约参展机制,减少游客聚集机会和时间。但针对个别没有智能手机、不熟悉网上预约的老年群体,一些文化机构推出了一系列便民、贴心的人性化服务,受到老年游客的欢迎。

  徐州博物馆认真落实“限量、预约、错峰”等要求,通过智能方式预约参观,并为参观游客增加了多项便民服务措施,但现代智能技术让一些老年参观者遇到了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徐州博物馆针对老年人预约问题优化服务措施,取消人数限额,规定60岁以上老年人凭身份证、老年证等有效身份证件在博物馆游客服务中心人工辅助柜台完成身份核验即可入馆。在双休日、节假日增加了志愿者人数,为老年游客提供更加便捷和人性化的服务。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为老年观众提供周全、贴心、直接的便利化服务,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提供健康码状态的老年人,可出示有效身份证件、老年证或其它辅助行程证明进行实名登记,由工作人员做好服务引导和健康核验即可入馆参观;志愿者佩戴醒目标识,在入口处帮助老年人等运用智能技术困难人群进行“健康码”、预约码、电子讲解、自助服务设备等查询及使用操作指导。

  为切实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徐州市图书馆对老年读者不限流。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读者,帮助其注册或调出健康码,对未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读者采取现场登记信息、测量体温的入馆程序。

  

  养老机构:推动专人辅导和上门服务

  日前,徐州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旨在让老年人在信息化发展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据悉,徐州民政部门要求徐州养老机构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栏、公示栏等加大对智能技术的推广宣传,使住养老人了解智能技术,认识到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下,掌握智能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各养老机构相继开设了智能手机等技术应用培训班,使更多的住养老人掌握智能手机等技术应用的基本技能。培训采取先组织有一定智能技术基础的住养老人进行学习,并通过他们去“传帮带”,尽可能让更多的住养老人搭上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列车。

  要免费为住养老人提供无线网络,在养老机构公共场所醒目位置公开网址和密码,做到网络24小时全天候无死角全覆盖,为住养老人提供便利。

  在积极督促养老机构推进智能技术应用的同时,徐州市民政局要求继续保留传统原始工作方法及流程,使智能技术与传统原始方法并轨同步使用。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苏康码”注册这项工作中,徐州市民政局要求养老机构在积极推进住养老人自己使用手机注册“苏康码”的同时,也要接受传统原始方法方式,要求工作人员协助有智能手机的住养老人注册“苏康码”,对仍使用老年手机的住养老人通过开据“苏康码”纸质证明、发放“苏康码”卡片等形式,方便住养老人的生活,为住养老人提供温馨贴心的服务。

  

  金融机构:推出“适老”服务,提供上门服务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面对银行智能化趋势,如何更好地满足老年人金融消费需求,业已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的重要课题。在徐州,一些银行正致力于通过转型服务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走进徐州某银行支行,可以看到该网点内各种方便老年人使用的人性化设备设施格外醒目。便于轮椅通行的ATM自助区无障碍坡道、老年金融服务点等贴心配备的蝴蝶桌、专业按摩椅、轮椅,便民柜中码放有序的血压血糖检测仪、放大镜、急救药箱等可以有效满足老年客户的应急需求。此外,该银行还推出了符合老年客户需求的专享借记卡、老年客户特供理财产品,组织开展了理财微讲堂、专家坐诊、法律咨询、“老年系列才艺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处处彰显着为银发客群提供“关怀爱心、专窗知心、设施细心、体验精心、服务贴心、活动安心、产品省心、慰问关心”的金融服务,形成了“声音大一点、问询多一点、语速慢一点”的“三个一点”工作方法,这家银行的“适老”服务,深受银发客户的欢迎。

  “大爷,社保卡已经给你激活了,可以取钱了。”日前,在陈楼镇大孙村,邳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金融网格员带着无线终端设备来到村民孙邦华家中,为他激活了社保卡功能,同时详细地告知社保卡使用常识。

  去年,孙邦华的社保卡在丢失补办后,没有及时激活金融功能,导致国家发放的农村老年人养老金无法取出。由于他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到银行办理业务比较困难,金融网格员在走访中得知情况后,带着设备上门为他激活社保卡。

  “太感谢他们了,上门服务很热情。我非常满意,以后取钱方便了。”孙邦华激动地说。

  据介绍,邳州共有97家银行网点,依托银行网点,建立了一支金融网格员队伍,覆盖全市所有镇、街道。在日常工作中,他们承担起排查非法金融活动线索、宣传普及金融知识、提供金融服务等职责,在近距离服务中,加强金融网格员与群众的沟通交流,提高为群众服务的质效。

  “有些老年人他不太熟悉我们一些服务,并且去银行办业务的话不是那么方便,所以我们就为他们提供上门服务,比如说激活社保卡、修改密码挂失等等。”金融网格员徐慧说。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