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存时间换养老!“时间银行”志愿服务养老模式在昆明官渡区落地
作者:   来源: 春城晚报  2021-03-01


  “年轻时志愿从事养老服务存储时间,年老时可提取时间兑换服务。”去年114日,官渡区“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在关上街道石虎关社区启动,标志着昆明市首个只存时间不存钱的“时间银行”正式运行。

  “时间银行”概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即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入银行,当自己遭遇困难后即可支取获得“被服务时间”,这一养老互助模式广泛应用于欧美等众多发达国家,并在我国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推广运行。

  近年来,官渡区人口老龄化速度进一步加快,官渡区民政局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于2019年底设计了“时间银行”互助养老项目,并以关上街道为试点,由官渡区善润养老服务发展中心承接,有序推进发展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

  石虎关社区是关上街道最先列入试点的多元化新型纯城市社区,有60岁以上老人近500人,80岁以上老人170人,其中空巢老人占比较高,这些老人急需日常帮扶和精神慰藉。“经过一年多的运作,我们的志愿者团队已经超过100人,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2121小时,时间银行累计存入时长937小时。”据善润养老服务发展中心负责人刘碧雯介绍,自时间银行项目开展以来,共有163名老年人参与了不同形式的服务,其中包含42名高龄独居或空巢老人。目前整个项目已经深深扎根石虎关社区,下一步计划覆盖到等关上街道其他社区,吸纳更多志愿者,惠及更多老年人群体。

  张奶奶是石虎关社区的居民,独居的她已经8年没有下过楼,听闻这一消息,志愿者们找到了这位老人。“有的时候,很多天不说一句话,没有人可以倾诉,每次醒来,我都恨自己为什么还活着。”跟志愿者们倾诉自己的故事,张奶奶每次都是眼里泛着泪花,时间长了志愿者成了她的听众,而她也早已把志愿者当作了自己家人。

  “这个项目落地我们社区真的是造福于民,也成了我们社区的一张靓丽名片,我们和社会组织进行密切联动,‘慈善超市’‘时间银行’两个项目都在我们社区落地生根。”关上街道石虎关社区党委书记段春丽表示,下一步将和社会组织共同成立“长者守护联盟”,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更为精准化的服务。

  据官渡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官渡区人口老龄化日渐严重,空巢老人的数量逐年增多,官渡区民政局积极探索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于2019年底设计了“时间银行互助养老项目”,由官渡区善润养老服务发展中心承接,以期推进整个区养老服务工作的有序开展,发展多元化养老模式。项目从20201月开始启动,总体周期为三年,通过在石虎关社区及周边几个社区试行时间银行弥补因人口老龄化帯来的养老服务人员缺口问题,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有力的保障和可行性操作方法。

  官渡区的“时间银行”项目提倡低龄老人为80岁以上空巢老人或60-79周岁低保家庭中失能半失能的空巢独居老人提供志原服务,包括日常生活照顾、情感陪伴、日常看望、协助陪同购物、就医、健康指导、紧急援助、资源链接等,以志愿服务时间作为自己日后需要别人服务时间的等价交换。

                                                                                                                                                                                     

​​​​​​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