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过夕阳红。
温馨的环境,安详的生活,需要养老服务保障工作做实做细,让千千万万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然而现实依然严峻。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54亿,失能人员超4000万,失能人员长期护理保障不足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性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加剧,长期护理保险也成为越来越迫切的社会需求。
所谓长期护理保险,是指按照保险合同约定为被保险人日常生活能力障碍引发护理需要提供保障的保险。
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也是商业健康保险为国策助力的领域。一些具有市场嗅觉的险企早已将“保险+养老”纳入自己的战略规划,并笃行实践。
昆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仑健康”)就是其中之一。其推出的乐享金生终身护理险,从市场需求痛点倒推产品设计,旨在通过全流程的养老生活品质体验,打造差异化产品价值。
涉足长期护理保险并非易事。从此前实践来看,因为支付成本较高,甚至导致某些出现亏损情况。
“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亏损问题确实是整个保险业的一大难题,不仅是中国保险业面临这个问题,西方发达国家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面对难点,昆仑健康董事长林乐在接受采访时并不讳言。但是她也认为,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需求客观存在。长期护理保险市场是巨大的。作为国内首批成立的专业健康保险公司之一,使命感驱使昆仑健康不断探索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经营。
长期护理保险仅是养老生态的一个剪影。目前,不少险企在养老产业的布局不断走向纵深,依托自身资源,打造差异化养老服务体系。
昆仑健康深耕健康保险多年,不断探索提供完善的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前期已通过“专属线上健康档案管理”实现健康预防,得病后以保险为支点提供经济补偿,后期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护理服务,打造养老生态闭环。
这是一次商业进化的竞择,更是一种社会责任的召唤。
探索品质养老,守护生命尊严,昆仑健康一直在路上。
攻坚布局长期护理保险
2.54亿——截至2019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18.1%;
4.5亿——截至2019年末,中国社会的家庭数量;
10万亿——2020年大健康产业大致市场规模……
这一组数据,既显示出老龄化时代之下,医保养护产业的巨大空间,更折射出保险业更好发挥保障功能的紧迫性。
现实中,老人难以独自生活,子女奔波照料,家庭经济负担加重,“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成为不少家庭面临的现实困境。
痛点,也是创新点。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老人健康及医疗护理需求,助力提升中产阶层对未来养老生活的规划能力,昆仑健康在以客户为中心的同时,逐渐将视角转向养老规划及护理需求,更是于近期推出了乐享金生终身护理保险(以下简称“乐享金生”)。
从保障方面看,乐享金生旨在解决人们未来养老生活中因失能而导致的护理问题。同时,作为大健康生态的重要终端,昆仑健康层层把控,链接全国优质医护资源,为乐享金生被保险人提供高品质、个性化的健康生活服务。一旦触发理赔条件,乐享金生被保险人可获得由昆仑“康护宝”提供的涵盖居家护理、就医陪护、居家康复的专业护理服务。
“护理险之所以难做,是因为它不是独立的项目,而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化工程。”林乐说,经营长期护理保险涉及到的健康管理、医养治疗、身体康复等一系列资源配套,需要企业长期持续投入。
秉持着“身心富足,方为健康”的品牌理念,昆仑健康在过去的几年,持续搭建相关布局。截至目前昆仑“康护宝”护理服务已覆盖全国400多个城市。
专业化的服务对于长期护理保险来说非常重要,而能支撑起专业服务的核心正是人才队伍。据介绍,昆仑“康护宝”注册护士等护理类服务人员超18万名,可全面为投保用户提供就医陪护、上门护理、居家康复等三大类、45项健康护理服务。
此外,昆仑健康还不断规范服务流程。通过资质认证、风控前置、护理记录、追踪回访等来实现服务流程的规范化和科学性。
值得一提的是,乐享金生服务对象广泛,涵盖了0到65周岁的群体。“特别是60岁以上的群体,保障最为薄弱,更容易遭遇失能困扰,这也是护理服务的保障意义所在。”林乐说。
对于长期护理保险的经营,林乐认为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把握。首先,昆仑健康认真总结国际上发达国家长期护理保险的经验及教训,如产品定价盲目乐观,对失能状态下护理成本估计不足等问题。其次,对于产品开发持相对谨慎的态度,努力积累经验数据。
最后林乐也呼吁,商业护理保险的发展需要整个社会长期护理生态体系的支持。
探索“品质养老”生态闭环建设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养老保障和为老服务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有责任感的险企亦积极投身其中,开发相关商业保险产品,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昆仑健康在女帅林乐的掌舵下,以长期护理保险为切入口,不断探索构建养老产业的新生态系统。
在海外工作多年的林乐,对养老服务有着自己独到的感触和见解。在采访中,她表示,养老服务是指满足老年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多方面需求,涉及衣、食、住、行等多个方面,更包括康复护理、养老保险、文化活动等。
作为一家成立十五年的专业健康险公司,昆仑健康持续发挥“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持续探寻现有养老板块的痛点,摸索差异化发展路径,搭建起多层次的“品质养老”生态。
林乐介绍,目前养老主要通过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实现,各种模式痛点也尤为突出。首先是针对传统的“居家养老”,痛点主要集中在软硬件服务尚未发展完善。对于老年人而言,尤其是独居老人,缺乏呼叫和报警设施及各类居家护理成为老年人住房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此,昆仑健康将依托互联网医院建设,通过保险打通保险支付、健康追踪、医疗服务、康复管理等各环节,发挥健康守门人作用。
针对逐渐兴起的“社区养老”,老年人所需要的养老服务应该更加多样化,如生活照料、医护、社会活动等,但现阶段养老服务结构仍然较为单一。如何让老人健康地生活,昆仑健康摸索出了城市“健康”养老和郊区“疗愈”养老结合的模式。
对此,昆仑健康发布了大健康“一城一野”战略。林乐介绍道,在战略愿景中,“一城”发力在城市中打造健康、年轻、轻松的生活生态,打造昆仑特色健康体验旗舰店。“一野”打造以自然资源突出为特色的高端健康干预中心。区别于行业康养业态,昆仑康养将更注重家庭氛围、艺术氛围,突出科技感和愉悦感,并将实现健康服务与健康保险生态的打造。
作为一家专业的健康险公司,既需要致力于护理保障,更需要发力于健康管理,“上游健康预防、中游经济补偿,下游医疗服务”。“昆仑健康的特色是‘治未病’。”林乐表示,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我们一直在摸索如何围绕治未病,整合医疗健康上下游资源,赋能健康养老;如何发挥中医特色,发挥科技赋能,打造低成本、集约化、富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机构。
在林乐看来,从居家养老到社区养老,再到机构养老,以上三个层次的养老生态,由易及难,资金投入也由轻及重;但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抑或是风控,养老产业长期的行业特色都能够与保险主业深度互补。
对于未来,林乐说,构建养老生态闭环的过程可能会有坎坷,但是昆仑健康的定位是“家庭全方位的健康守护人”。在“探索品质养老,守护生命尊严”这条路上,昆仑健康会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