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金融 > 其他
金融服务“适老化”给老人多一点温柔
作者:   来源: 广西新闻网  2021-04-01

  “银发潮”扑面而来,老年群体遭遇“数字鸿沟”的困境,一直是社会关注和热议的焦点。

  据媒体报道,为进一步解决老年人在银行保险服务领域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银保监会30日对外发布通知,聚焦银行保险服务领域涉及老年人的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提出16条措施。

  银保监会的做法值得点赞,对于推动公共服务“适老化”具有风向标意义。该通知直面老年群体遭遇“数字鸿沟”的困境,要求加强金融服务下沉,发展服务老年人的特色网点,尊重老年人使用习惯,丰富适老产品和服务等。这无疑是“对症下药”的务实之举,有助于提高金融服务的精准度。

  与此同时,针对此前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该通知也明确画出了“红线”。比如,不得强迫老年人使用银行卡,不得强制老年人通过自助式智能设备办理业务,不得违规代替老年人操作等等。显而易见,这有利于帮助“慢了一拍”的老人们摆脱“数字困境”,给他们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

  具体来看,金融服务“适老化”,有其现实必要性。据统计,我国使用手机的老年人约2.74亿户,其中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的老年人约1.34亿户。换言之,近1.4亿老年人依然游离在互联网之外,仍习惯通过传统的线下渠道获取服务。这些合理诉求不能因为技术的进步而被忽视,老年人需要多些温柔相待。

  智能信息技术带来的困难,事关亿万老年人的切身利益。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要求,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切实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难。就此而言,金融服务“适老化”无疑是一项重要进步,对其他行业领域而言也具有现实示范意义。

  事实上,金融服务“适老化”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比如,该通知明确要求,各商业银行要开发手机银行App的大字、语音、民族语言等服务,突出查询、转账及缴费等老年人常用功能,实现关键信息易读、主要功能易找、操作步骤易懂。从技术上看,在现有的App构架上可以优化形成“适老版”,与普通版实现自由切换,代价其实不会很大。

  当然,发布通知只是第一步,如何将其落实落细则更为关键。一方面,要多些“异质思维”,将“适老化”观念融入公共服务中,保留老年人熟悉的传统方式,为他们乐享生活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要紧贴老年人需求和特点,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生活环境和习惯的老年人,采取有针对性、差异化的解决方案,让他们能在第一时间享受技术便利。

  公共服务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希望其他行业领域立即行动起来,从小事着手、从细节入手,使出“绣花”功夫,给老年人多一些温柔相待,让他们跟上智能时代的步伐,更好地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便捷与福祉。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