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上午9时许,雨湖区鹤岭镇龙头岭村的周正秋老人身体痊愈后,心情愉悦地走出鹤岭医院。来接他出院的并非亲属,而是一家养老服务企业的助老员王芳。
周正秋老人今年71岁,是村上的五保户,独自居住在政府安排的扶贫搬迁安置房内。他的身体不太好,有心脏病、高血压、肺气肿等多种疾病,只要天气转凉就会咳嗽不止。3月下旬,周老患上感冒,引发肺气肿,可身边又没有任何亲人,他下意识地拨通了王芳的电话。
王芳是湘潭仁恒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仁恒公司”)的一名助老员。她的工作是为周正秋等28位老人提供助老服务,包括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健康管理、医疗服务、紧急救援、日间托养服务、喘息式服务、精神慰藉等,从中获得稳定的工资收入。而周正秋等老人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享受每月12小时的助老服务。这笔钱谁来付?全部由政府买单。
目前,雨湖区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91805人,占总人口的21.14%,老龄化现象严重。最让人牵挂的是一些特殊老人——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低收入老人、特困老人等。如何让这些人安享晚年?雨湖区通过引入第三方,实现了“借力”共赢。
去年,雨湖区民政局与仁恒公司签订养老服务协议,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帮助解决400余名困难老人的养老问题。协议约定,具有雨湖区户籍并实际居住在湘潭市的城乡居民,年满60周岁,生活不能自理的低收入老人;年满65周岁的半失能低收入老人;年满80周岁,其子女没有居住在市城区或残疾无能力照料的低收入老人;年满60周岁的散居特困老人,可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像这样的养老服务机构,在雨湖区还有不少。雨湖区民政局设立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领导小组,对各个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服务人员、资金使用和运营进行监督,向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专项资金,并提供政策支持、业务指导等。
如此一来,雨湖区实现了居家养老全覆盖,护理人员全部持证上岗,政府有了服务“助手”,企业有了发展资金,服务人员有了就业机会,而老人也享有了贴心服务,实现了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