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智慧助老”+“志愿服务”,竹溪县让老年人顺利跨越“数字鸿沟”
作者:   来源: 竹溪新闻网  2021-04-02


  扫码出行、移动支付、网上挂号……这些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技术,却成为一些老人难以跨越的门槛,不少老人因为不会用智能手机、不会扫码,给生活带来不少麻烦。近年来,十堰市竹溪县通过“智慧助老”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推动老龄社会信息无障碍建设,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提升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想见见孩子们就打开手机,进行视频聊天,真是太方便了。”近日,竹溪县新洲镇双龙村留守老人刘义常,在村志愿服务队员的帮助下,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70岁的刘义常,子女在外地务工,前不久,儿子给父亲寄回一部智能手机,可因老人不会使用,时尚智能手机成了摆设。而像刘义常这样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不在少数。据统计,全县60岁以上老人达69306人,其中70%的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

  为解决这些老人“不会用、不敢用、不想用、不能用”智能手机的问题,今年3月,竹溪县出台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通过“智慧助老”与“志愿服务”,推动老龄社会信息无障碍建设,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在各大医院在门口,增设了导医台,不再将“健康码”作为人员通行的唯一凭证,对老年人群体可采取凭有效身份证件、持纸质证明通行等替代措施。同时,完善电话、网络、现场等多种预约挂号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就医指导服务。搭建社区、家庭健康服务平台,由家庭签约医生、家人和有关市场主体等共同帮助老年人获得健康监测、咨询指导、药品配送等服务,满足居家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推进“互联网十医疗健康”,提供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复诊以及随访管理等服务。

  同时,引导网约车平台增设“一键叫车”功能,鼓励提供电召服务,对老年人订单优先派车。公路、客运等公共交通在推行移动支付、电子客票、扫码乘车的同时,保留使用现金、纸质票据、凭证、证件等乘车的方式,以方便老年人出行。

  还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进一步推进政务数据共享,优化政务服务,实现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津贴补贴领取等老年人高频服务事项便捷办理,让老年人办事少跑腿。医疗、社保、民政、金融、电信、邮政、信访、生活缴费等高频服务事项,保留线下办理渠道,并向基层延伸,为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务。

  针对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智能手机应用困难,结合家规家训进万家活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组织社区、公益组织、老年大学等举办智能手机应用知识讲座和指导培训,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专项普及和培训。今年计划培训3万人次。

  “当前竹溪城区的银行、汽车站、医院、超市等老年人频繁活动场所,专设通道、特设窗口、方便座椅等方便老年人的设施一应俱全。小红帽、红马甲等志愿者热情相迎,微笑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努力解决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手机等问题,帮助老年人迈入‘智能时代’。”竹溪县委书记余世明说。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