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超八成老年人对生活满意,盼改善医养服务及数字鸿沟
作者:   来源: 羊城晚报  2021-04-07


  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加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议题。近日,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根据2016年至2020年开展的相关民调,分析广州超过60岁的老年人对生活状况的评价变化。民调反映,广州老年人获得感显著增强,生活状况满意度超八成,但对医疗、养老服务评价有待提高,强烈期盼改善。

 

  养老金增长推高老年人获得感

  近五年追踪民调共涉及1000人。民调显示,对个人生活状况,老年人评价显著改善,满意度(即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受访者比例之和)83%,较2016年上升28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其中,明确表示“满意”的老年人比例从2016年的41%升到72%

  具体来看,与老年人生活水平息息相关的收入、社保等方面,老年人评价整体上升。其中,对个人收入,老年人评价改善最为明显,满意度五年来上升28个百分点,达58%。“近年来政府不断提高养老保障水平,逐年上调养老金发放标准,疫情下亦保持上调态势,直接推动了老年人获得感增强。”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解释。此外,老年人对本地“社会治安”“社会秩序”“市容卫生”“生态环境”的满意度,都有大幅提升。

  然而,民调显示,老年人对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的评价近年来虽有所改善,但与对收入、治安等满意度的升幅相比,存在差距。具体来看,对“养老服务”,老年人的满意度为61%,不满意度(表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受访者比例之和)10%;对“医疗服务”,老年人的满意度为57%,不满意度有16%。与其他方面大多超过七成的满意度相比,老年人对这两项服务满意度在六成左右,仍有明显改善空间。

 

  智能化服务需进行适老化改造

  对最需要改善的公共服务,老年人选择“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的比例最高,分别为57%45%,明显高于其他公共服务的选择比例。

  有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19年底,广州市60岁及以上人口达175.5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8.40%。面对医养服务庞大的市场需求,政府大可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落脚点,大力推动医养结合产业的发展,在满足老年人对医养的需求、解决民生问题的同时,促进医养消费发展,拉动城市消费循环。

  值得一提的是,民调也针对“数字鸿沟”这一主题进行问询。不少老年人反映,疫情防控期间,去医院看病取药需要手机预约挂号,还需要出示健康码,操作起来有困难。

  类似情况在政务服务领域亦较普遍。目前,政府信息公开以网站、微信等网络渠道为主,老年人没有办法第一时间接收相关信息,对“政府政务公开”的满意度不高,为59%;与此相关的,老年人对“政府办事效率”满意度亦不高,为60%。“由此可见,智能化服务还未能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不仅没有使他们的生活更为便利,反而还增加了他们出行、办事的成本,相关部门应予以重视。”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