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金融 > 其他
首款老人专属普惠保险产品落地,普惠+公益模式填补老龄高危人群保障空白
作者:   来源: 蓝鲸保险  2021-04-21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据相关数据统计,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有2.6亿,预计2025年将突破3亿,占人口比重超20%,中国社会将迈入中度老龄化。

  庞大的老人群体,面临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严重问题,对养老安排的充足性、持续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让2.6亿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从“十四五”规划和远景目标看,保险将在“医疗、健康、养老”等领域承担更重要的责任。但传统商业保险对被保险人身体要求较高,适合老龄群体健康保险产品明显不足。

  202147日,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丰富人身保险产品供给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供适当、有效的普惠保险产品。要加快满足7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保险保障需求。适当放宽投保条件,对有既往症和慢性病的老年人给予合理保障。

  为响应“十四五”规划建议,北京爱尔公益基金会发起“万户健康”公益项目,初心是解决老龄保障问题,减少因病致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项目首批试点,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简称:众惠相互)设计开发国内首个老龄高危慢病人群专属普惠保险产品,为接受健康管理的老龄慢病患者提供风险保障,并由基金会向老龄慢病患者进行捐赠,以“普惠保险+公益组织”创新性组合方式,填补2.6亿老龄高危人群的保障“空白”。

  全国政协委员,原保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评价道:“这是国内第一个老人专属保险保障产品,是普惠保险落地民生服务的典型案例。相互保险具有天然的公益普惠属性,能有效提供人民群众真正需求的补充性福利保障,将更为充分的健康保障有效扩展至弱势群体、带病群体或特定人群等。”

  周延礼同时呼吁,“要加大政策层面的引导,支持以相互保险为代表的普惠保险的发展,推动实现从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进一步发挥商业健康保险在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际民生,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保险保障和服务。我也希望除了相互保险,其他的财产、人寿保险公司,都可以着力推动健康保险产品,使这些产品能够直达老年群体,解决老人的健康疾病问题”。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